田先敏近期創(chuàng)作的主題作品。
田先敏在編織竹藝品。
瑞昌竹編“非遺”傳承人田先敏在瑞昌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少年時期,一場大病讓他落下殘疾,為了能有一技傍身好養(yǎng)家糊口,15歲的他離開家鄉(xiāng)去學篾匠。70歲的他于2018年被列入瑞昌竹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與竹子打交道55年,他憑借精湛的竹編技藝,不僅將竹編制品成功打入國際市場,而且他帶的徒弟有近百人。近日,他的嫡親弟子雷保紅被評為瑞昌竹編省級非遺傳承人。他的徒弟里還有4個是市級傳承人,他們共同傳承著千年竹編之美,將竹編技藝代代相傳。
熱銷
竹編產品俏銷國外
近日,記者來到瑞昌市南義鎮(zhèn)竹編工藝廠,一走進瑞昌竹編非遺展廳,就被各種栩栩如生、造型別致的竹編工藝品吸引,雞、鴨、牛、青蛙等竹編筆筒、果盤、花籃讓人愛不釋手。田先敏笑著說:“原來這些竹編工藝品每逢拿到集市上就被一搶而空,但是由于現(xiàn)在人工費太貴了,工藝品價格偏高,我們現(xiàn)在主要以教學生編織為主,傳承技藝,另外靠銷往國外的竹制園林產品支撐著工藝廠?!?/span>
在工藝廠外,只見工人們正在把一件件產品裝進集裝箱里,“這是竹柵欄,出口意大利;這竹火炬,銷往馬來西亞?!碧锵让糇院赖卣f道。在生產車間里,一箱箱的產品正整裝待發(fā),“所有的產品一年出口產值有400萬元左右?!?/span>
竹編產品是如何打開海外市場的呢?田先敏介紹說:“主要是通過參加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商品交易會上,接到國外訂單?!?002年,田先敏自辦的南義竹編工藝廠已走過近20個年頭,因大環(huán)境的改變,工廠遭遇困境,面臨倒閉。從80年代末開始,隨著工人工資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竹編廠的生意開始下滑。雪上加霜的是,竹編工人不斷流失。當時,有人勸田先敏關廠另尋出路,他不干?!爸窬幨莻鹘y(tǒng)手藝,難以用現(xiàn)代機器代替,不能說丟就丟?!碧锵让舾嬖V記者,他當時的想法是,只要堅持住,總有辦法能重獲新生。果然,新的機遇來了。
2002年,田先敏偶然得知廣州有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的消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他前往廣州,在朋友的展位上展示了自己的竹編樣品。一家英國公司看中了田先敏的竹編產品,當即下了3萬元訂單?!皬V交會讓人大開眼界,我在那里找到了竹編工藝的出路。”從此以后,他幾乎每年都去廣州參加交易會,與許多國家的客商建立了聯(lián)系,只要市場需要什么,他就開發(fā)什么產品,看不懂英文的訂單,他就跟著學,現(xiàn)在不但能看懂訂單,還可以與外商進行簡單交流,能流利地說出生產產品的英文單詞。
如今,田先敏和徒弟們、工人們制作的上百種竹編工藝品和園林產品已遠銷意大利、英國、法國、西班牙、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產品深受國外客戶的青睞。
傳承
竹編工藝后繼有人
在竹編非遺展廳的中央,有一個造型獨特的竹制圓柱形展示臺,上層一圈擺著各種獎杯,下層是一本本紅色的證書,獎杯和證書凝聚著田先敏和他的徒弟們對竹編技藝傳承的堅守和心血。
田玉芳是田先敏的女兒,受父親的影響,自幼就愛好竹編工藝制作,跟隨父親刻苦學習。她敢于大膽創(chuàng)新,近年間先后研發(fā)主體動物全造型竹編編織和竹編字畫創(chuàng)新,制作出大小立體黃牛和水牛,造型逼真,生動活潑,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和贊揚,作品在第十四屆昆明國際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中被評為金獎,她如今是瑞昌竹編非遺市級傳承人。
雷保紅今年51歲,他16歲就拜田先敏為師學習竹編手藝,創(chuàng)作了現(xiàn)代工藝品100個,遠銷海內外。2017年跟隨師傅出國到赤道幾內亞進行竹編技術講學;其作品獲得第六屆成都國際非遺博覽會(新生代非遺工匠之星)金獎。如今他是九江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第八屆理事,剛剛獲評瑞昌竹編省級傳承人。
還有阮紅梅、田雪梅、田忠花等都是瑞昌竹編市級傳承人。他們都勤奮苦練,掌握了瑞昌竹編技藝,創(chuàng)新研發(fā)作品,頻頻在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中獲大獎。
南義竹編工藝廠作為九江學院藝術學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踐教學基地,每年都要迎來不少大學生,他們在這里一學就是一個星期,通過實踐感受竹編的藝術之美。
創(chuàng)新
傳承工藝與時俱進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竹編也從最初的生產、生活用具,慢慢演變成用竹編工藝品來裝飾自己的生活。主要制品從椅凳、簸箕、涼席等發(fā)展為以花缽、花籃、動物造型的水果盒、禮品盒為主。近幾年來又開發(fā)生產各種園藝產品。如竹籬笆、竹亭子、竹小屋等。以傳統(tǒng)的手工藝向現(xiàn)代大都市發(fā)展,裝飾美化人們的生活。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他們與時俱進,編織了“百年輝煌”“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新時代?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裝裱字畫和竹籃,慶祝黨的生日。
傳承工藝,精益求精。田先敏,一生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殘疾人,創(chuàng)業(yè)幾十年來,他樹立身殘志堅的信念,從不認輸,和正常人一樣為民造福,為國爭光,為“瑞昌竹編”非遺事業(yè)傳承貢獻畢生精力。
(實習生??呂佳凝?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談思宏/文??歐陽海員/攝)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鐘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