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樂活歲月丨我家住在舊縣街

2021-11-30 11:20 掌中九江 閱讀 29864

我家住在舊縣街

□?姚成文

舊縣街位于黃嶺鄉(xiāng)東南邊,自東晉建縣開始,距今已有1700多年。1000多年前的古縣城早灰飛煙滅,只能找到東晉彭澤縣衙(衙里)的遺址及小港當時的黃金水道。

“衙里”踞東,如蛟龍出水高高昂起;“小港”踞西,似蛟龍擺尾。我家就住在脊背中間地帶。

這里居住的人口比上個世紀80年代減少了許多。從東邊數(shù),最豪華的三層小樓是汪姓人家,平時老夫妻倆居住,孩子都外出打工了;有的連老人都接過去了,鐵將軍把門的不少,再往下走兩家就到了我家。我家的房子建得早,青磚樓房,二層結構,百來平方米,坐北朝南,冬天坐在陽臺上曬太陽暖洋洋的。母親住二樓,只要接近雙休日,她就坐在陽臺上盼。聽到汽車喇叭聲,她很快下樓。車停穩(wěn)后,她總是那么一句:“我昨晚打了一個大噴嚏?!蹦赣H常用打噴嚏預測我的行蹤。她已過耄耋之年,除了眼睛差,其他沒有大毛病。也許這就是母子連心的緣故吧。

“衙里”的廣場是新修的,有半個足球場大。村村通的柏油路寬敞通途,直達大圣古塔。新落成的移民區(qū)民居坐落兩旁,青磚黛瓦,造型優(yōu)雅、別致,集風景之靈秀,融風俗文化之精華。

漫步其間,柏油路的遠處,芳湖岸邊田野阡陌交錯,機耕聲轟鳴;高處黃燦燦的油菜花錯落有致。

站在小港碼頭邊,眺望芳湖,芳湖大堤如城防墻、護城河,向西綿延,直到水天相連處。五月天,芳湖十萬畝的水面波光粼粼,灘涂芳草如茵,稍有動靜,你就能看到水中的鷺鳥使勁煽動著翅膀飛向芳湖。此時此刻設身其境,路過的小船會勾起你對電影《鄉(xiāng)情》的回憶。那“水送船,船靠水,阿妹送哥一程程……”的插曲在你的心頭回蕩。由于芳湖水的天然滋潤,這里成為彭澤縣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xiāng)。芳湖香米端上十里八鄉(xiāng)人的餐桌,成為網(wǎng)紅產(chǎn)品,遠走他鄉(xiāng)。

上世紀50年代,舊縣街人煙稀少,在衙里僅有兩三戶人家,現(xiàn)在只記得一戶許姓的老伯,他們以墾荒、捕魚為業(yè),生活雖然簡單但怡然自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衙里”,枝繁葉茂的樹林中,小道兩旁瓦礫成堆,雜草叢生,冬天北風刺骨得冷,到了晚上除了黑暗中幾盞燈火飄搖外,連星星的微光都難看見。經(jīng)過衙里就感到荒涼、陰森。春天,土地被雨水洗刷后露出一層瓦渣,如同混凝土那樣貧瘠不堪。到了夏天,地里的莊稼缺乏足夠營養(yǎng)個頭矮小,收成一般。過冬的時候,許老伯手捧黃煙筒挨家挨戶串門,他操著一口濃厚的湖口方言,見人就自言自語一番:“今年行情不太好,這么好的風水寶地就是長不出莊稼”。他嘆氣時,習慣先用嘴吹一口點煙的紙楣,然后對準上好煙絲的地方點火,深深地吸,發(fā)出滋滋聲音,然后舒服地從鼻腔冒出一縷縷有些辣眼睛的煙霧?;貞浧饋?,那煙味還嗆人呢!

半個世紀過去了,傍晚時分的衙里,路燈的光斜斜地透過枝葉似舞廳里變幻的光環(huán),忽明忽暗。廣場文化墻前,有一個醒目的矩形石碑上鏤刻“東晉彭澤縣衙遺址(衙里)”燙金文字,雖然廣場不一定就是那“衙門”所在地,但是作為弘揚古文化應是最好地點之一。衙里成了舊縣街最為熱鬧的地方。

在我小的時候,小屋在小港附近,小港里長年發(fā)洪水,家家戶戶都澇得慌。炎熱夏天,男女老少都上堤,頭頂烈日,戰(zhàn)天斗地,水還是漫過堤壩。一年的辛苦毀于一旦,小港浸泡在汪洋中。連年的洪水使大部分家庭饑寒交迫,特別是小港村民,糧食挨不到來年的春天。春寒料峭時,芳湖灘就有許多挖野菜的。老人拿個蛇皮袋、兒童拖著瘦小的身體,在北風呼嘯中挖野菜。隨著新農(nóng)村建設得到大力發(fā)展,振興農(nóng)村經(jīng)濟,水利建設得到了徹底的改變?,F(xiàn)在芳湖兩岸筑起了防洪墻,建立了調(diào)洪水閘,再也沒有發(fā)過水災了。芳湖每年盛產(chǎn)的胖頭魚遠銷南京、上海,成為都市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如果天氣轉(zhuǎn)涼,母親為我準備胖頭魚燉豆腐的爐子鍋來,那鮮香味道直逼我鼻尖,再來上二兩老酒,別提有多豐盛、多解饞。

去小港的路面鋪成了石子路,路徑直了許多。沿港岸邊步行可以到達長江岸邊。這就是當年小港的碼頭,我去芙蓉農(nóng)場上學從此經(jīng)過。有時我繞道芙蓉農(nóng)場,或多或少與在此求學的一段經(jīng)歷有關。芙蓉農(nóng)場曾經(jīng)有許多知青,圩堤筑得比右岸的舊縣街堤壩高且厚實。一到星期六、星期天,男男女女的知青們穿著時髦,打扮得像新娘新郎一樣出現(xiàn)在舊縣街,一大幫孩子跟在后面,像送親的隊伍。其實他們是為買老鄉(xiāng)家的雞蛋才上門的。那場面成了舊縣街獨特的風景。小小的雞蛋迎來了歡喜和熱鬧,也迎來了新時尚,知青形象在舊縣街慢慢地變成人們的偶像。小小的雞蛋在那個時代既滿足了知青生活也滿足了舊縣街家庭對短缺物資的欲望。

舊縣街久遠的歷史漸漸地淡去,但舊縣街塵封的往事永遠烙印在舊縣街兒女心中。因為我們的家園都在舊縣街。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鐘千惠

責編:張江艷

審核:姜月平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