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夜讀九江丨送別

2023-08-12 18:51 長江周刊 閱讀 29927

送??別

■ 景玉川

1998年長江發(fā)生特大洪災,九江城西段的長江大堤被洪水沖決,災情震動了全國。黨中央立即調集數萬人民子弟兵,日夜兼程奔赴九江,與九江人民一道,展開了氣壯山河的防洪堵口戰(zhàn)斗。在這期間,全國各路媒體的記者也從四面八方匯聚九江,跟蹤報道這一壯舉。省文聯(lián)與省作協(xié)所屬刊物《星火》主編劉華先生打電話向我約稿,要我寫一篇反映九江抗洪堵口全過程的長篇報告文學。他特別強調文章要“全方位,有立體感”。字數最初規(guī)定二萬左右,后放寬到四萬,最后完稿近六萬字,《星火》為之出了特大號,全文刊登。

接受劉華主編給我的任務后,我開始了緊張的采訪與寫作。因為我在九江,因而有“地利、人和”的優(yōu)勢,加上有九江防洪堵口指揮部臨時頒發(fā)的記者證,讓我可以到任何一處我想采訪的地方。防洪堵口全面勝利后,大多媒體記者都返回了,而我是本地人,有條件堅持到最后,目睹與采訪九江98抗洪的全過程。

在防洪堵口的日子里,九江人與人民子弟兵結成了深厚的情誼,到處是老百姓簞食壺漿慰問子弟兵的動人場景。8月16日,封堵決口的戰(zhàn)斗結束, 從大堤上輪換下來的官兵們,為了回報九江人民,又開始了“萬人文明大行動”:為了美化、凈化九江城,子弟兵們走上街頭,清除城區(qū)衛(wèi)生死角的垃圾,跳進甘棠湖撈起飯盒、易拉罐、塑料袋,打掃車站碼頭的廣場,拉開了九江災后重建的序幕……

抗洪戰(zhàn)斗中軍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九江人舍不得子弟兵離開,總希望他們能多留住些日子。分手的日子終于還是來了,但九江人絕不會讓子弟兵悄悄地離開,許多人一定要親自送上一程。

從9月15日清晨6點第一輛軍車出發(fā),到9月21日晚8時最后一趟軍列離去,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3.6萬將士,在不同的時間,分乘不同的車次,從不同的站臺出發(fā)。他們不愿打擾九江人民,想悄悄地離去。因此,他們不告訴地方各部隊出發(fā)的時間、行車路線。但這怎么行呢?這一次,人民的子弟兵第一次“陷入了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哪里駐有部隊,哪里就有專門盯梢、偵查、傳遞消息的群眾。部隊一有出發(fā)的跡象,四面八方的百姓就像開通了電腦網絡一樣,迅速擁出家門,在公路兩旁列隊歡送。

15日第一批晨六點出發(fā)的戰(zhàn)士沒有想到,在他們必經之路上,半夜里就有人在等候。他們中有青壯年,有老人,有孩子,還有抱在懷里的嬰兒。無論在清晨,在中午,在黃昏,在深夜,也無論是在九江站,在九江西站,在七里湖車站,還是在昌九高速公路兩旁,只要有軍車出現(xiàn),就會有夾道歡送的人群,有震耳的鞭炮鑼鼓,有鮮花,有淚水,有依依不舍地叮嚀……

九江十里長街,十里揮動的手臂,十里如雨的鮮花……平日里摩托化行軍的車隊,這一天,車輪只能緩緩蠕動,走走停停,一簇簇的人擁上去,攔住軍車,往上強塞飲料、水果、鮮花。車隊一次次被人群截斷,凱旋門前,十字路口,歡送的人群更是水泄不通。

那些老太太們擠不過兒孫輩,她們早早地提了水果,肩并肩齊嶄嶄站在月臺的最前排;一位中年男子,在站臺上,一遍一遍地吹著竹笛,吹的是那首《送別》歌:“送君送到大路旁,知心話兒說不完……”孩子們哭著、追著軍車跑。

9月21日晚,一批九江抗美援朝的老兵來到火車站,為董萬瑞等首長送行。當董萬瑞一行最后一批告別九江時,軍車前移動著一行醒目的標語:“人民偉大,戰(zhàn)士可敬?!本沤姆篮槎聸Q戰(zhàn)斗,昭示著這條樸素的真理,它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

1998年之夏過去了,這個難忘的夏天,帶給九江人許多思考、許多教訓、許多遺憾。

思考可以積累智慧,教訓往往是收獲的開始。然而,遺憾卻像一道烙在心靈上的傷痕,永遠難以愈合。在益公堤,守堤的兩位南昌陸軍學院的戰(zhàn)士問我:“廬山在哪里?”

這是個月朗風清的晚上,我指著堤后廬山巍巍的山影:“那就是,很近。想去嗎?”

“想,恐怕沒機會?!眱晌粊碜园不辙r村的小戰(zhàn)士說。一會,其中一位問:“聽說廬山有一個地方每天下午都要下一場雨?”這可能是在他家鄉(xiāng)流傳的關于廬山的古老傳說,我含糊答應著,不忍心攪碎這位19歲的戰(zhàn)士心中對廬山神秘美好的印象。

在采訪中,我遇見某師一位年輕的上尉,我問:“去過廬山嗎?”“沒有?!彼f。我說:“現(xiàn)在有機會了,這么近,防洪一結束就可以?!彼πΑ?/span>

8月26日,我乘吉普車駛往在永安大堤駐防的8711部隊團指揮所。這里安靜而又空曠,堤外是寬闊的無語東流的長江,堤內是稀疏的村落和空寂的田野。采訪結束,團組織股長陳奇舟告訴我:“來九江這么久了,還沒有到過市里,堵決口是參加了,但那是西郊,去時又是夜里,晚上一片漆黑……”

至于廬山,我不好意思問,他肯定沒有去過。

回來路上,另一位司機小周指著長江北岸說:“我家就在那邊,很近……”

送別8711部隊的那一天,我很遺憾,沒有認出陳奇舟和小周,我想,陳奇舟大概還沒有好好看看九江城,小周更沒有去會會家里的親人。

子弟兵們保衛(wèi)了九江,卻無暇領略潯陽古城的風采;他們?yōu)閺]山增輝,卻來不及去縱覽這天下名山。他們匆匆而來,又匆匆別離。

與子弟兵們風雨同舟的九江人,怎么能不懷有無盡的遺憾?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許欽

審核:楊春霞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