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尋找老兵丨 “兵支書”許輔秋:在鄉(xiāng)村振興中“沖鋒陷陣”

2023-08-28 19:56 掌中九江 閱讀 31243

從軍營到家鄉(xiāng),32年的光陰,讓一位青澀的農家小伙蛻變成身經百戰(zhàn)的“兵支書”。對于許輔秋來說,修水縣黃港鎮(zhèn)柘坑村和這里的群眾早已成為他生命再熟悉不過的存在,在看似平常的故事里,記者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正能量。

農家娃當上了特種兵

1968年7月,許輔秋出生在九江市修水縣黃港鎮(zhèn)柘坑村,由于子女眾多、家庭困難,身為家中老小的許輔秋,經常在課余時間幫助家里干農活,同時也練就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從小立志參軍報國的他,1986年剛滿18歲就順利通過考核,來到原南京軍區(qū)某旅中隊。

“剛入伍時還以為是普通陸軍,沒想到實際從事的卻是‘水兵’,當時部隊除了出航就是訓練,完全按照特種兵的要求進行。訓練標準和強度都很高,單看游泳一項,每次至少要游一到兩小時?!痹S輔秋回憶道?!霸诎嚅L的帶領下,我進入了水陸兩棲登陸艦學習和工作,不到一年我就擔任艦海班長,負責向周邊島嶼運輸人員和軍用物資,參與島礁值守等。”

“我們一直吃住在艦上,因為空間狹窄、昏暗憋悶,夏天熱得大汗淋漓、冬天凍得手腳僵硬,遇到風浪險情,暈船嘔吐等都是常有的事?!北M管遇到很多困難,但許輔秋和戰(zhàn)友們仍然鎮(zhèn)定自若,堅守崗位。由于表現(xiàn)優(yōu)秀,他多次受到部隊嘉獎,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退役轉戰(zhàn)鄉(xiāng)村振興

1990年12月許輔秋選擇退役返鄉(xiāng),正好趕上柘坑村委會換屆,亟需人員加入。

“當時我才二十出頭,鎮(zhèn)黨委領導看我是本村人,又是當過兵,想要我到村委會工作,為村民服務,作為一名黨員,我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抱著一腔熱血,許輔秋來到柘坑村委會工作,先后擔任文書、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主任、支部副書記等職,從2001年起擔任柘坑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迄今已有32年。

現(xiàn)在的柘坑村于1999年由原來的石腦、龍溪、高洞、柘坑四村合并而成,是黃港鎮(zhèn)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許輔秋走馬上任柘坑村黨支部書記時,面對四村合并遺留下來的40多萬元村級債務,一時壓力倍增,在苦思良久之后,他拿出了在部隊執(zhí)行重要任務的決心,對村兩委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想干事、干成事、能干事”的黨員干部都吸納到隊伍,其中就有三名是退役軍人,已在不同崗位擔任職務。為了早日擺脫困境,許輔秋和村干部們想了很多辦法,如申請貸款、創(chuàng)辦企業(yè)、吸引投資、發(fā)展產業(yè)等,他更是以身作則,帶頭自愿不領工資,其他村干部也紛紛效仿。經過多方努力,不到三年時間就償還了全部債務,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擁護。

“雜交水稻制種是一項既繁瑣又要求很高的工作,我們只有先跟縣農技專家學會技術,才能手把手教村民。特別是每年七八月份,至少有十天是授粉期,村干部必須每天中午10時半到12時趕到現(xiàn)場,為村民進行授粉。雖然酷暑難當,但為了全體村民的利益,再苦再難都要堅持。”許輔秋連續(xù)十年帶領村民進行雜交水稻制種,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平均畝產增收達到1000多元,廣大村民獲得了實惠。

許輔秋在擔任縣黨代表、縣人大代表期間,認真做好實地調研,積極為群眾發(fā)聲,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當了解柘坑村小學辦公樓屬于地質災害點時,在他積極奔走下,柘坑村小學不僅做起了擋頭墻,還得到了澳門公司的援建。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多次受到上級表彰。

心系百姓艱苦樸素

“在柘坑村,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許輔秋書記。每當村里有急難險重的任務,沖在最前面總是許書記,他不僅親力親為,還非常善于做群眾工作,像移民建鎮(zhèn)、公路改造、殯葬改革、防疫救災等工作,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記得去年因高溫少雨出現(xiàn)連續(xù)干旱,給農作物生長造成了嚴重影響,許書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刻不停地前往實地察看旱情,通過組織村民挖水渠、購買抽水機、做好加壓泵的調試等措施,第一時間保證了農作物正常供水,極大緩解柘坑村的旱情壓力,修水縣委領導對此給予很高評價!”退役軍人、柘坑村副書記許金明如是說。

在許輔秋的帶領下,柘坑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修建公路12.5公里;興修水渠水堰9280余米,完善自來水工程8處,徹底解決3140名村民安全飲水問題;興建高山移民點4個,安置群眾482人;新建一座集扶貧車間、衛(wèi)生所、老年活動為一體的多功能活動中心,完善新農村建設點4個;邀請致富帶頭人返鄉(xiāng)建設農業(yè)合作社,發(fā)展生豬養(yǎng)殖場6個、建立苗木種植合作社1個,村級產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

許輔秋三十二年如一日扎根基層,帶領全體柘坑村民過上了好日子。可讓記者沒想到的是,作為修水縣一名資歷較老的“兵支書”,平時代步工具卻只有老舊自行車和摩托車,布鞋也是他的最愛。許輔秋對此表示:“今年是‘九八抗洪’25周年,我們在各條戰(zhàn)線都要發(fā)揚抗洪精神,艱苦樸素是我黨我軍的優(yōu)良作風,無論什么時候我都不能丟,只要祖國和人民有需要,我依然像戰(zhàn)士一樣沖鋒陷陣!”簡單質樸的話語,道出了中國軍人的本色。

朱新軍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談思宏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鐘千惠

責編:許欽

審核:楊春霞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