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們的身邊,活躍著一群這樣的好老師,她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她們像一把把火,點亮了孩子們心中的那盞燈;她們是一束束光,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她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奉獻”譜寫了一支支愛的贊歌。柴桑小學推出“躬耕教壇強國有我”——2023年優(yōu)秀教師風采展,陸續(xù)展播該校優(yōu)秀教師的風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柴桑小學教師李晶的教育情懷。
一、立德樹人 靜心育人
做一名道德情操的好老師
對大多數(shù)老師來說,工作是瑣碎而平淡的,既不會有可歌可泣的閃光事跡,也不會有悲壯輝煌的精彩瞬間。但李晶老師認為師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體現(xiàn)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點點滴滴皆育人。只要有志愿服務(wù)工作,她總是沖在第一線。在上學放學的交通路口,她是一名有愛心的引路人,為孩子們上學放學路上的安全保駕護航;自疫情以來,李晶老師每天都非常關(guān)心孩子們的健康情況,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在所居住的小區(qū)也多次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擔當志愿者服務(wù)工作,掃碼、測溫、巡樓、送物資……盡自己的能力幫助身邊能幫助的人。
班主任工作是學生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她都會花較大精力引導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留意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關(guān)心愛護學生,真心誠意地與學生交朋友,對于孩子們不當?shù)男袨?,她都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反復灌輸做人的道理,幫助孩子們端正行為、健康成長;她擅長將德育工作浸潤在每一個細枝末節(jié)當中。在運動會和各種集體活動中,她都精心籌劃,用心實施,總是能抓住教育契機。每逢孩子們進步一點點,她總能積極地給予他們正向的反饋,讓德育之花悄聲地在學生心中綻放。
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師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工作中,她率先垂范,勇?lián)厝?,服從學校安排,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追名逐利。無論是教學還是班主任的工作,她從來都是嚴格要求,努力做到最好,始終默默將青春與追求、心血與智慧編織進她熱愛的教育事業(yè),將信仰與勤奮融入教書育人的人生歷程,用心守護著這份平凡而又神圣的事業(yè)。
從教25年,李晶老師年年都主動申請擔任班主任。每次新生入學之初,她就為每一名學生建立了小檔案,并常常和家長們溝通,了解孩子們的獨特之處。她還勇于探索新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制定《班級章程》《學生在校行為規(guī)范》、班歌、班級口號等,在學生中樹立起客觀、公正、公平、積極的形象;充分發(fā)揮班干作用,建立完全自主要式的班級管理模式。她關(guān)愛每一位學生,積極幫助、激勵學生去改正錯誤,努力學習;她常常鼓勵學生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樹立孩子們良好的自信心,因此在帶班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孩子的閃光點,也見證了孩子們的點滴進步。
在語文教育方面,她結(jié)合學校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改錯別字、詞語接龍、朗誦經(jīng)典詩歌等比賽,很多同學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為了激勵孩子們的積極性,她采用階段獎勵的形式,如到一個月或半個學期對表現(xiàn)較好,進步較大的孩子獎勵一次,讓更多的孩子有前進的動力。在學科教育的途中,她發(fā)現(xiàn)了每名孩子的特長,于是積極鼓勵并幫孩子們報名參加高層次的比賽。所指導的學生參加教育部關(guān)工委全國青少年征文比賽,江西教育廳“全省中小學幼兒園紅色、綠色和古色文化教育”個人視頻展示比賽,九江市“國學百家經(jīng)典”讀寫與實踐能力比賽,潯陽區(qū)小學生中華經(jīng)典誦讀比賽、小學藝術(shù)征文比賽、“美麗中國,我是小小行動者”書畫比賽、“最美文明踐行者”短視頻評選活動等,多次獲獎。她指導學生向《小星星》等雜志投稿,多次被征用。在她的鼓勵下,許多孩子都在書法、口才、舞蹈、繪畫等多項比賽中大放光彩,收獲了屬于他們童年中金燦燦的獎項。
三、不斷學習 完善自我
做一名學習扎實的好老師
魏書生曾說:“把自己平凡的工作當作宏偉的世界去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無窮的樂趣”。李晶老師對此深以為感,并銘記于心,見諸于行。為了不斷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養(yǎng),她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知識體系,及時了解教育教學動態(tài),潛心鉆研教材教法。她深知,只有老師有了扎實的學識,才能帶出勤學善學的好學生;教育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教育給予學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對知識的探求,對成長的信心,對生命的敬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就像哆啦A夢的口袋,里面有智慧、理性、意志、品格、美感以及直覺等生命的能量。她就是要做那個喚醒孩子們潛能的人。
李晶老師每天去班級上課時,孩子們都非常興奮。她與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結(jié)為“伙伴”,擅長啟發(fā)學生多維思考、大膽表達,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去創(chuàng)造、去表現(xiàn),用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孩子們在方寸中暢游,不斷啟迪他們的愛心,好奇心,不斷研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技巧和信息技術(shù)能力,使孩子們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語言的魅力,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的美好,在書寫時體會中華的底蘊。通過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和熏陶,孩子們自然地把喜怒哀樂表達出來,培養(yǎng)他們富于感情表現(xiàn)的完整人格,以生為本,不斷創(chuàng)新。
在專業(yè)上的鉆研,以及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積極實踐,讓李晶老師收獲良多,同時也收獲了學校和社會廣泛認可。所帶的班級參加潯陽區(qū)班主任主題隊會曾榮獲一等獎,2021~2022年度所帶二(6)班也榮獲“潯陽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稱號。李晶老師本人也常年榮獲潯陽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稱號,2020年度被評為“潯陽區(qū)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2023年9月又獲得了“潯陽區(qū)最美班主任”的殊榮。
四、愛心澆灌 成就未來
做一名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李晶老師經(jīng)常說:教師的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是啊,在講求公德,崇尚師德的今天,我們需要這份純真,更祈盼這種由純真帶來的人性的升華!正是這樣,她不但自覺端正師德、師風,嚴格執(zhí)行各種規(guī)章、準繩,使墻上的制度、規(guī)定不流于形式,更是用愛去呵護著她的每一個學生。
愛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李晶老師逐漸感悟到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最好的教育。這種愛應(yīng)該是理性的愛、閃光的愛、嚴厲的愛,更是能讓學生能夠感到有溫度的愛。帶著深深的熱愛和滿腔的期盼在這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大大的“愛”字,與學生真誠相處,用愛與學生溝通。孩子們也都感受到她是一名值得信賴的教師,也是親密的好朋友,更是值得尊敬的人。因為有了愛和喜歡,同學們喜歡上了李晶老師的課,因此在她執(zhí)教的班級語文也每年獲得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了學生及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與孩子們相處,她始終想著這樣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懷使她對孩子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嚴厲;多了一份尊重,少了一份指責。用滿腔的熱情、真摯的情懷吟唱著愛生詩篇。
只要辛勤耕耘,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能如點點星光,最終匯聚成璀璨的星河!秉持著這一堅定的信念,滿懷著對教育工作的赤誠與熱愛,李晶老師在柴桑小學的教育之路上立德樹人,一路向陽。
(來源:柴桑小學)
編輯:畢典夫
責編:劉瑤
審核:盧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