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夜讀九江丨(鉤沉)李白的鄱湖“游覽之志”

2023-12-25 18:50 長江周刊 閱讀 30706

李白的鄱湖“游覽之志”

■ 汪國山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是中晚唐詩人韓愈在《調(diào)張籍》詩中的名句?!袄疃拧敝浮霸娤伞崩畎缀汀霸娛ァ倍鸥Α]有資料記載杜甫在彭蠡之濱的都昌漫卷過詩書,但李白確鑿地到過都昌,并留下了一首詩,詩題挺長——《入彭蠡經(jīng)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志》。一如此詩題目所示,李白“入彭蠡”是為“緬懷謝康樂題詩”而來。謝康樂即南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為都昌留下了一首名篇《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究實謝靈運的另一首名詩《入彭蠡湖口》亦收錄于清康熙版和同治版的《都昌縣志》,同錄入的還有李白的那首長題詩。在剖析“詩仙”李白在都昌的仙蹤前,我們不妨先來欣賞謝靈運的《入彭蠡湖口》。

謝靈運的《入彭蠡湖口》全詩為:

客游倦水宿,風(fēng)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

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

謝靈運的山水詩《入彭蠡湖口》作于元嘉九年(432)赴臨川內(nèi)史任的途中。彭蠡湖即今鄱陽湖。古時的“彭蠡湖口”不是指長江與鄱陽湖交界處,而是特指左蠡與揚瀾之間瓶頸的水域,北部似狹長瓶頸,南部似闊大瓶肚。據(jù)《宋書·謝靈運傳》載,謝靈運受到朝廷的猜忌,不得已赴臨川任職,失落之情在詩中有所流露。詩中有情、有景,也有議論,總的是寫自長江入彭蠡湖口的所見所感。謝靈運的這首《入彭蠡湖口》作于公元431年(晉懷帝元嘉八年)晚春,作者由京城建康赴江西臨川內(nèi)史任途中。他悲憤難已,今番橫遭羅織,自然更添怨恨,進入彭蠡湖口,心潮更與風(fēng)濤同起伏,遂以如椽雄筆,抒達幽憤。抒山水清音的視角,是在舟中總攬入湖三百余里諸景。筆端“倦”“難”“哀”“空”“滅”“輟”“徒”“絕”等詞眼,讀來有凝重之感?!度肱眢缓凇匪坪跏侵x靈運的人生告別詩,“滅明光”“輟流溫”乃至“弦絕”幾成讖語,一年之后,謝靈運49歲時在廣州被下詔正法,“謝公屐”狼籍一地,后來被王勃在《滕王閣序》里稱道的“臨川之筆”朱華盡枯。

李白入彭蠡湖在當時的都昌之境留下的千古絕唱《入彭蠡經(jīng)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志》。全詩如下:

謝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門。

余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將欲繼風(fēng)雅,豈徒清心魂。

前賞逾所見,后來道空存。

況屬臨泛美,而無洲諸喧。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青桂隱遙月,綠楓鳴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論。

吾將學(xué)仙去,冀與琴高言。

此詩開篇兩句“謝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門”,很多人從謝靈運的視角解讀為是謝公游松門山之理由,究實不妨從李白的視角來解讀:我之所以來游覽松門山,是因為這方鄱陽湖水域謝靈運曾在這里飽覽過。第三四句便順勢托出行蹤“余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李白“緬懷謝康樂(靈運)題詩”而“書游覽之志”,更多的是賡承了謝靈運《入彭蠡湖口》的詩緒。謝詩言“洲島”,李詩應(yīng)“洲渚”;謝詩“照石鏡”“入松詩門”,李詩應(yīng)“窺石鏡”“游松門”;謝詩有“聽哀狖”,李詩應(yīng)“鳴愁猿”;謝詩“理空存”,李詩應(yīng)“道空存”;謝詩“乘月”,李詩應(yīng)“遙月”;謝詩“水碧輟流溫”,李詩應(yīng)“水碧或可采”;謝詩“金膏滅明光”,李詩應(yīng)“金精秘莫論”。謝詩結(jié)句是“弦絕”,李詩結(jié)句“琴高”者也是先秦的鼓琴仙人。

謝靈運于李白,就是偶像級。他們二人都寄情山水,鄙棄世俗,李白是比他早出生316年的謝靈運的忠實“粉絲”。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有句:“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崩畎自凇冻暌竺髯粢娰浳逶启酶琛分杏芯洌骸邦D驚謝康樂,詩興生我衣。襟前林壑斂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逼渲械摹傲舟謹筷陨?,云霞收夕霏”就是化用了謝靈運為都昌所寫的《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的兩句原詩。

我們來探尋李白這首《入彭蠡經(jīng)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志》詩中的都昌元素。首先來論李白寫作此詩的背景。李白與廬山有不解之緣,先后五次登廬山,圍繞這方山水寫下了40余首詩詞。唐肅宗上元元年(760)秋,花甲之年的李白由洞庭返江夏第五次來到廬山,李白隱居廬山,決意求仙學(xué)道以度余年。他在此時寫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一詩中云“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薄伴e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人生無常,盛事難再。晚年李白不禁油然產(chǎn)生尋仙訪道念想,希冀超脫現(xiàn)實,以求解決內(nèi)心的掙扎,回歸寧靜。他從廬山出發(fā),追尋他的精神偶像謝靈運足跡而入彭蠡。彭蠡湖(今鄱陽湖)自古至今當然不獨屬都昌之域,但李白入彭蠡是來追尋和緬懷謝靈運的,謝靈運當年翻經(jīng)研學(xué)、縱情山水的“石壁精舍”就在都昌之域,與石壁山(都昌人后稱之西山)隔窄湖相望的松門山在謝靈運和李白生活的年代,當同屬古都昌縣域。松門山之得名,與松樹相連。南朝著名地理學(xué)家顧野王《輿地志》曰:“自入湖三百三十里,窮于松門。東西四十里,青松遍于兩岸?!彼砷T山現(xiàn)屬永修縣吳城鎮(zhèn)所轄,此前一度屬新建縣所轄,清代《嘉慶一統(tǒng)志·江西南昌府一》有記“松門山在新建縣北二百十里”;古時一度屬都昌所轄亦是有典籍記載的。清康熙版《南康府志》“卷之一·封域志”都昌縣條目下有“松門山,在縣南二十里”載錄,而不載“建昌縣”(今永修縣)條目下。古時的松門山曾屬都昌轄,而“石鏡”多處有,謂“懸崖明凈,照人見形”,詩中“石鏡”當在松門山??滴醢妗抖疾h志》“卷之九·藝文卷”以《彭蠡湖》為題收錄了李白的此詩,個別字詞與現(xiàn)行版本有異,比如結(jié)句為“吾今將振衣,羽化出囂煩”。清同治版《都昌縣志》改今版本,結(jié)句為“吾將學(xué)仙去,冀與琴高言”。1993年版《都昌縣志》也收錄此詩,并注釋寫作背景為“天寶十四年(755),李白隱居廬山九疊屏(一作屏風(fēng)疊),過湖來都昌憑吊謝靈運,作詩記其事?!碧鞂毷哪昀畎椎谌紊蠌]山隱居,是避安史之亂,李白仍抱家國向往;以心境論,李白臨終前三年的公元760年,最后一次登廬山而行舟彭蠡緬懷謝靈運題詩,才會生發(fā)“吾將學(xué)仙去”的感慨。所以,此詩寫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更可信些。

1260余年前,詩仙李白在都昌這片靈山秀水間發(fā)出感慨“吾將學(xué)仙去,冀與琴高言”,這“琴高”的仙影里一定謝靈運的身影融注。謝靈運、李白之律動“仙氣”,“千念集”“萬感盈”“空濛三川”“回合千里”,穿越時空,生生不息,氤氳于鄱陽湖上都昌縣的厚重人文歷史里……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版權(quán)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魏菲

責編:劉蕓

審核:姜月平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