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和組織的自身免疫病,以致病性自身抗體的產生、多種免疫復合物沉積為特點?;颊叩呐R床表現有較大的個體異質性。據文獻報道,15%~60%的SLE患者有胃腸道受累表現,出現急性腹痛,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癥狀,嚴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甚至發(fā)展為腸壞死和腸穿孔等急腹癥,包括腸系膜血管炎(LMV)、假性腸梗阻(IPO)、蛋白丟失性胃腸?。≒LGE)、肝炎和胰腺炎。
腸系膜血管炎:起病隱匿,多表現為間斷發(fā)作的下腹痛,嚴重時出現惡心嘔吐、腹瀉、下消化道出血,甚至出現腸壞死、穿孔等急腹癥,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手段主要是腹部CT或核磁共振,主要表現為腸壁水腫增厚,呈“靶征”或“齒梳征”。
蛋白丟失性腸?。?/strong>常表現為腹瀉,同時伴有嚴重的水腫、低蛋白血癥、尿蛋白較少或無;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白蛋白經靜脈輸入后在腸道濃聚顯影對診斷有重要價值。
假性腸梗阻:主要以腸梗阻的表現為主,可以出現腹脹腹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腹部平片可見多個氣液平面,常合并有腎盂積水,當同時出現有假性腸梗阻及腎盂輸尿管積水時對診斷狼瘡有頗有價值。
SLE胃腸道損傷的患者臨床表現復雜,部分可為疑難危重癥,部分可為疾病的慢性表現。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早期對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反應良好。SLE胃腸道損傷可選的免疫抑制劑包括環(huán)磷酰胺、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嗎替麥考酚酯和硫唑嘌呤等,可用于誘導緩解和維持治療階段。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識別感染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對SLE胃腸道損傷的診治過程同樣重要,感染往往與SLE胃腸道病變活動相伴。腸外營養(yǎng)、促胃腸道動力藥和腸道益生菌治療等支持性治療有助于胃腸道的功能恢復。
?(來源: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開發(fā)區(qū)分院 文/劉玲)
編輯:畢典夫
責編:曹玉婷
審核:盧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