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指發(fā)生在食管黏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主要可分為鱗狀細胞癌、腺癌兩種。我國的食管癌以鱗狀細胞癌為主,每年約有20.9萬人死于食管癌。目前,食管癌的治療仍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早期食管癌術后5年生存率90%左右,食管作為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其發(fā)病與“吃”離不開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食管癌可以說是吃出來的癌癥。
1.飲食過燙
中國人一向有吃燙食的傳統,老一輩的人勸人吃飯時總是會勸人“趁熱吃”,但食管黏膜是十分脆弱的,它可以耐受的溫度在40~50度左右;一旦食物的溫度超過65度,就會給脆弱的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可導致黏膜發(fā)炎、潰瘍,長期如此,黏膜不斷的受損、修復,可增加癌癥的發(fā)病風險。
2.吸煙和大量飲酒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吸煙和大量飲酒是導致食管鱗狀細胞癌的重要因素。國外一項研究發(fā)現,吸煙者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發(fā)生率比不吸煙者高3-8倍;飲酒者,特別是酗酒者,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發(fā)生率較不飲酒者高7-50倍。
3.喜歡吃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在老百姓餐桌上總有一席之地,臨近冬季時,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制作腌菜、腌蘿卜等,還有一些地區(qū)的人們則會制作臘肉、火腿等食物。腌制食物可生成亞硝酸鹽,這一物質可在胃中轉化為亞硝胺,這是一種致癌性很強的物質,可誘發(fā)食管癌、胃癌等多種癌癥。
4.?進食過“快”
如果長期吃飯過快,食物未得到充分的咀嚼就被吞入食管中,一些顆粒較為粗糙的食物可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長期如此,可誘發(fā)食管炎,增加食管癌的發(fā)病風險。
5.?喜愛吃火鍋等辛辣刺激食物
火鍋、麻辣燙、麻辣小龍蝦等食物,這些食物吃起來確實很“爽”;但其中的辣椒、花椒等食物卻有很強的刺激性,經常食用,可損傷食管黏膜,導致黏膜發(fā)生炎性病變,嚴重時可促發(fā)食管癌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