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鄱陽湖湖口站水位跌破10米,鞋山水域“枯水一線”景觀初現(xiàn),大批野生鸕鶿集結于該水域入湖處,盡情覓食、棲息,積蓄體能,等待遷徙,呈現(xiàn)一派生態(tài)自然美景。
鸕鶿廣泛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是一種非常善于捕魚的遷徙鳥類。其外形獨特,頭圓,頸粗短,身體緊湊,胸腹兩側的羽毛非常柔軟,能夠保存空氣,從而使其在水中游動時更加輕盈靈活。
近年來,隨著河(湖)長制、林長制的落實落細及生態(tài)濕地和候鳥保護力度的持續(xù)加大,湖口每年都會有大量野生鸕鶿來鞋山島越冬,每日晨昏上演萬鳥出巢、萬鳥歸巢的壯美景觀。
(沈海斌 ? 劉可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許欽)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魏菲
責編:許欽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