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多變的天氣會導致人的情緒波動較頻繁,很多老年人到了這個季節(jié)容易犯“情緒病”。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院內臟康復治療部部長張麒麟建議,老年人趁著春天萬物生,不妨多出門走走,一掃“傷春”情緒,年輕人應多關心陪伴老人。
在家孤獨空虛鬧“情緒”
“前一段時間總是很容易煩躁,總是感到提不起精神,晚上睡眠也不好,整個人狀態(tài)都不好?!?月10日,剛從市老年大學上完舞蹈課的鄧春伶,用手機和姐妹們相約出游踏青。
今年68歲的鄧春伶,子女孝順,生活富足,退休后經(jīng)常跳廣場舞。前不久因為走樓梯時不小心摔了一跤,不怎么愛出門。孩子們也不在家,平日開朗的她變得多愁善感。“好在孩子們察覺到了我的狀態(tài)不好,雖然不在身邊,每天通過電話、視頻陪我聊天,緩解我的焦慮和不安?!编嚧毫嬲f。
“孩子們鼓勵我,讓我多出去走一走,多跟朋友們聚會?!编嚧毫嬲f,聽取孩子們的建議,在她身體恢復后,她就迫不及待到老年大學上課,一周兩節(jié)課,平時還跟朋友們相約出游踏青,整個人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春天多變的天氣會導致人的情緒波動頻繁,很多老年人到了這個季節(jié)總是提不起精神,天天都覺得心煩,但是,具體心煩什么,自己也說不清楚。特別是一些空巢老人,缺乏子女的陪伴極易產生孤獨感,導致內心空虛、傷感,甚至精神萎靡。
“孩子們都忙于工作,平時也就我一個人在家,有時候心里覺得很孤單?!?7歲的丁輝告訴記者,他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就是將注意力轉移。他每天上午會去球場打球,和球友們聊聊生活趣事,還會給自己找些新的愛好,讓生活忙起來。
老人怎樣遠離壞心情
“最近這段時間,很多老年人睡不好、吃不好、精神狀況很差?!本沤械谝蝗嗣襻t(yī)院康復醫(yī)院內臟康復治療部部長張麒麟告訴記者,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容易使人情緒波動,煩躁不安。春季也是一年當中氣溫、氣壓、氣流、濕度等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jié),很多老年人在春天會出現(xiàn)各種不適癥狀,老年人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容易被誘發(fā)或加重。
面對“情緒病”,張麒麟建議,老年人要學會自我情緒疏泄,積極面對很重要,不要用自認為看似合理的理由掩飾焦慮的存在,應多與子女交流,及時將心理變化告知他們。
同時,要學會轉移注意力。老年人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過度將注意力集中在回憶中,然后產生更大的擔憂和焦慮,陷入惡性循環(huán)。老年人可以多和身邊的朋友聊聊天,互相交流過年期間家中發(fā)生的趣事,找到新的體驗并投入進去,這是驅逐和取代焦慮情緒的最好方式之一。在生活作息上,老年人應保持充足睡眠、定時定量飲食,以及積極鍛煉,調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也有利于緩解焦慮。
“老年人趁著春天萬物生,不妨多出門走走。”張麒麟表示,春日陽光明媚,老年人外出踏青不但能舒展筋骨、生發(fā)陽氣,還能開闊胸襟,陶冶情操,使身心得到舒緩,是舒暢胸懷、宣發(fā)抑郁的良方。游玩地點可選鄉(xiāng)間田野、園林亭閣、花間樹下、溪旁河邊等草木蔥郁、細水清流之處。游玩之時,寄情于山水之間,鍛煉之余,又能抒發(fā)情懷,對情緒的調節(jié)與宣發(fā)大有益處。而游玩方式不必刻意遠行或是跋山涉水,品茶對弈、閑庭信步、賞花品香等,亦不失情趣。
張麒麟表示,老人只要擺正位置、學會宣泄、尋找快樂就能減少“情緒病”。
減少“情緒病”子女應多陪伴
心病還需心藥醫(yī)。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是遠離家鄉(xiāng)或者親人在外拼搏,而家里的老人卻孤獨無伴,老人會越來越覺得自己被社會所摒棄,并且有焦慮不安以及自卑的情況。
張麒麟建議,子女應該多花點心思在老人身上,應多陪伴、多探視,?;丶铱纯?。子女常和父母長輩多溝通交流,了解老人的情緒變化,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情緒問題,并盡快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面對“情緒化”的老人,一定不能躲開。張麒麟建議,子女盡量不要讓父母分開居住,有可能多讓父母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出門去旅游散心;主動回家跟他們說說話,講講身邊的趣事和新聞;老人生日、相關節(jié)日送他們一份小禮物,讓老人感受到子女的關心。老人也是需要關心和關愛的群體,只有這樣,一家人才會其樂融融。
(九江日報全媒記者 金璐 文/攝)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魏菲
責編:鐘千惠
審核:許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