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綜合征
從假期結束到開學初的這段時間,很多孩子會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懶散、逃避學習、寫作業(yè)拖拉磨蹭等表現(xiàn),有人形象地把這種情況稱為“開學綜合征”。?
孩子們剛從放假輕松的環(huán)境中到緊張有學習環(huán)境中,有的會出現(xiàn)適應不良,拒學不想上學,覺得在學校老師太兇,交不到朋友,甚至睡前有強迫性的頻尿。
新生入學后心理上出現(xiàn)適應不良。主要表現(xiàn)在人際關系敏感、人際關系緊張、強迫、自卑、自負、抑郁、焦慮、對人對事易產(chǎn)生敵意或恐怖、自我中心。
?一部分原因在于平時父母的做法,經(jīng)常是如果孩子考得好,就可以吃好喝好,盡情玩兒,爸爸媽媽也非常高興的樣子,甚至會拍照分享成績單??嫉貌缓镁透鞣N訓斥、指責,沒完沒了的絮叨。這一系列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爸爸媽媽心目當中就是成績第一,如果做不到就會自卑難過,再加上來自于家長的失望,孩子就會壓力更大。
西方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沒有所謂的神童,所有的成功都來源于勤學苦練。
在人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中,自我與社會環(huán)境是相互作用的。角色的識別很重要,不同的角色擔任不同的社會責任,3歲到青春期這段時期,是個體接受社會化影響最深的時期,也是學習角色的重要時期。
為了使學生適應學習集體生活,幫助開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要引導學生不斷發(fā)展自己的知識、態(tài)度,做出符合角色的行動,學會解決同伴間的糾紛,學會分享、助人和合作,加強自信心、責任心。對集體的適應是人的一項重要品質(zhì)和能力的鍛煉。
“開學綜合征”一般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對孩子的正常學習、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經(jīng)學校老師、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孩子的自主調(diào)節(jié),多數(shù)孩子的癥狀會逐漸消失,不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大的影響。
(圖源:中國教育報公眾號)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出現(xiàn)“開學綜合征”,不用過度緊張,應保持平常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以免將自己的焦慮緊張情緒傳遞給孩子,加重孩子的焦慮情緒;同時,要積極引導孩子調(diào)整作息,建立生活的穩(wěn)定性。當孩子癥狀較重,比如這些癥狀影響了孩子的日常活動、社交等,或持續(xù)時間較長(超過兩周),則需要尋求專業(yè)醫(yī)師的幫助。
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緊張、焦慮等情緒,家長可以這樣做。減少娛樂活動,調(diào)整作息,逐步增加運動
快開學的這段時間,家長需要逐步減少孩子的娛樂時間,尤其是電子產(chǎn)品使用時間,用做手工、益智游戲來取代,幫助孩子安靜下來,集中注意力。假期里很多孩子的作息是不規(guī)律的,因此面對開學在即,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逐步恢復與上學時相近的作息,定時睡覺,定點起床。
? ? ? (圖源:Pixabay)
對于戶外運動少的孩子,家長要帶孩子進行適量的戶外運動,以免開學后突然增加的運動量讓孩子感到不適。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奧運會中奪冠運動員的勵志故事、熱播電影或電視劇的觀后感等,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nèi)容。
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tài),多鼓勵、多溝通,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開學了學校有很多可以一起玩耍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讓孩子對回到校園有所憧憬。此外,家長早晨起來跟孩子一起打球、跑步、踢毽子,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能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擬定新學期計劃,在商討中完成從假期到開學的“頻道轉換”,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桿、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家長怎樣配合等內(nèi)容一一納入學習計劃,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 ? ?(圖源:Pixabay)
家長也不妨擬定自己的家庭計劃和學習計劃,購買一些名著以及歷史、人物等方面的書籍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人文素養(yǎng),還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學習氛圍,讓孩子覺得“不只是我一個人在學習”。
各位家長別緊張孩子的“開學綜合征”不是大問題炎熱而躁動的暑期生活就要結束了家長和孩子一起沉靜下來一起去迎接美麗的新學期吧~
本文審核專家
吳洪軍
九江市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中級心理治療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主任醫(yī)師
(來源:福建疾控)
編輯:柳飄蕙
責編:鐘千惠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