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由夏入秋,天氣轉涼,天高氣爽,北雁南飛。這天早晨,濕地保護區(qū)管理處的陸主任帶領幾名巡護員在濕地的葦叢中撥葦伸足,艱難地行進著——這是例行的“早巡”。他們要用一上午的時間,沿著這片濕地的左岸巡視一圈。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秋天的濕地,微風習習,蘆花搖曳,一片片水域像一塊塊散落的鏡子,鋪陳在藍天白云之下,頗有詩意?!翱?,白鷺!”一名巡護員突然間喊了一聲,大家順著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見前面的蘆葦塘中,隱約可見幾個星星點點的白點兒。幾個人急忙拿起胸前掛著的望遠鏡一看:果然是一群白鷺,竟有七八只之多!
這是一片省級濕地保護區(qū),平時常駐鳥類約有30種,但是白鷺還是在這個濕地里首見。這群不速之客著實令陸主任和巡護員們驚喜萬分!要知道,白鷺在國內的主要活動區(qū)域是長江流域,在這片位于北方地區(qū)的濕地里能夠見到白鷺的身影,實實是“破天荒”了!而且白鷺種群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黃嘴白鷺還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此“重量級”的鳥類現(xiàn)身于濕地,陸主任他們能不興奮嗎?
為穩(wěn)妥起見,陸主任又用望遠鏡觀察了好一會兒,最終肯定:確系白鷺無疑!
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急忙掏出手機,把這一爆炸性的好消息第一時間報告給濕地保護區(qū)主管局的張局長。
張局長接到電話更是大喜過望,他再三確認事情屬實之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喊來局里的筆桿子以及辦公室主任,緊急部署工作:
一是成立濕地保護區(qū)白鷺種群保護小組。張局長自領組長,局里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下設巡護組、管飼組、后勤組等組織機構,并制定出白鷺保護的指導思想、目的、意義、時間安排、措施方法、具體要求等條條框框,以局里紅頭文件的形式,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報備。同時,再以濕地保護區(qū)白鷺種群保護小組的名義,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向財政部門打報告,申請專項保護經費。
二是成立濕地保護區(qū)白鷺種群宣傳小組。濕地保護區(qū)管理處陸主任任組長,管理處一干副主任任副組長。要制定和明確具體的宣傳工作職責、宣傳工作目標、宣傳工作措施和宣傳工作成果——濕地保護區(qū)里來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多么好的“宣傳點”啊!宣傳小組要即刻開展工作,馬上與報社、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取得聯(lián)系,報紙至少要發(fā)一個專版,電視臺至少要搞三期連續(xù)報道,對濕地白鷺的宣傳要進行常年性的宣傳,擴大濕地保護區(qū)的社會影響,叫響濕地保護區(qū)主管局的品牌,提升濕地保護區(qū)主管局的美譽度。
三是成立濕地保護區(qū)白鷺研究會。張局長任研究會會長,主管濕地保護區(qū)的副局長任研究會副會長。要馬上制定出研究會的章程、活動方案等等具體內容。張局長帶隊,擬定下周一組團去白鷺的主要活動區(qū)域——長江流域地區(qū),去學習、考察白鷺的管理經驗、保護措施等。要到長江三峽、杭州西湖、荊州古城、洞庭湖等地,詳細地把外地的好經驗、好作法學到手,確保讓濕地保護區(qū)成為白鷺的休養(yǎng)天堂和繁殖基地,使“兩個黃鸝鳴翠柳,一群白鷺飛濕地”成為本地的一道嶄新景觀。
張局長辦事雷厲風行,做完這些部署,又招來局內幾個科室的頭頭,做了一番詳細的安排與部署:XX科負責行文,向上級相關部門打報告,為局里新成立的幾個組織機構配備專業(yè)編制、專業(yè)車輛、專業(yè)工裝、專業(yè)設備、專項資金等等。這一切安排妥當,張局長帶著局里剛剛起草的紅頭請文,急匆匆坐上轎車,躊躇滿志地向上級主管部門駛去。
路上,張局長仰在車后座里閉目遐想——他在構思著下一步工作的宏偉計劃:單位的辦公條件要改善一下了,自己坐著的這臺公車已經跑10萬公里了,該換換“坐騎”了;局里各科室的電腦已經用三四年了,需要換換新了;好幾名老部下的級別、職稱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這次借成立機構之機,也可以解決了;據說長江三峽的風光不錯,一直沒有去過,深引為憾,這次外出考察可以圓夢了……
他正想著,手機突然響了,里面?zhèn)鱽砹藵竦乇Wo區(qū)陸主任焦急的聲音:“報告局長,我們剛才巡視時發(fā)現(xiàn),濕地里的那群白鷺不知啥時候飛走了!估計飛往南方了,它們只是把咱們這里的濕地當成了遷徙的中轉驛站……”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鐘千惠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