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湖的三座橋
■ 魏改生
我有晨練的習慣,過去在老城區(qū)居住時,每天早晨環(huán)繞南門湖走一圈。自從搬到八里湖新區(qū)居住后,仍然每天早晨堅持走湖,風雨無阻。
八里湖新區(qū)走湖的環(huán)境頗好。建設八里湖新區(qū)時,將120余平方公里的國土空間按三個三分之一來規(guī)劃布局,即三分之一的水面,三分之一的綠地,三分之一的建筑。十多年下來,八里湖新區(qū)既現(xiàn)代時尚,又貼近自然。
八里湖新區(qū)水面多,湖中有湖,我們出門就是蔡家湖。前幾年,我每天早晨都是沿著蔡家湖周邊的木棧橋走一圈。進入古稀之年后,量力而行,晨練改為步行蔡家湖中的三座橋。這三座橋一座是浮橋,兩座是水泥板橋?!按航喯戎?,只有親身走過三座橋的人,才能真正體驗到什么叫享受,什么叫幸福?我為晚年能擁有這樣好的健身環(huán)境而倍感欣慰和自豪。
退休前我曾因工作關系,到國內各大城市和外國的城市學習考察。多年來,無論我到哪里都堅持晨練。在這些城市里,我看到大家一般是在周邊的公園里開展各類健身活動,從沒見過哪個城市的健身環(huán)境里,包含湖中的三座橋。
走蔡家湖中的三座橋,首先要走的是浮橋。浮橋由20艘鐵制小船鋪上防腐木板連接而成。人走在浮橋上會發(fā)出“嘎吱嘎吱”的響聲。這個響聲打破了早晨的寧靜,盤旋在浮橋上空數(shù)以百計的小鳥聽到響聲,就像大風一樣,在人的頭上呼嘯而過;在湖中嬉戲的水鳥聽到響聲,會在湖中犁出多道白練;在浮橋周邊的魚兒聽到響聲,很自然地成群結隊結伴而來,揮之不去。
跨過浮橋,要經過一片綠地。綠地草坪平整如茵,青翠欲滴;綠地草坪種有幾十棵紅葉石楠。經過園丁的精心修整,它們就像一個個大繡球。綠地四周的幾十棵大樟樹枝繁葉茂,格外挺拔。兩種不同顏色的花崗石片鋪就的步行道旁邊,有造型別致、小巧玲瓏的溫馨提示牌,上面寫著“小草亦有心,舉止顯文明”。當晨練者沿著綠地步行道走到湖畔的觀山湖亭時,亭中一曲《歌唱祖國》的悠揚笛聲會在耳邊回響。
蔡家湖中的兩座水泥橋,設計新穎,蜿蜒曲折。橋面由四塊標準的預制板排列,橋面兩側裝有木制護欄,橋面被保潔員打掃得干凈整潔,憑欄遠眺,雄偉的九江長江二橋盡收眼底。
第一座預制板橋和第二座預制板橋之間,有一個橘園。橙黃的橘子掛在樹上隨手可摘,但是沒有人會將它收入囊中,從側面折射出九江人的文明素養(yǎng)。走進湖中的第二座預制板橋時,奇跡出現(xiàn)了:世界名山——廬山的倒影映現(xiàn)在湖中,廬山天街上的牯牛、小天池的白塔、剪刀峽的別墅、彭真題寫的“廬山”牌樓在湖水中清晰可見,美輪美奐。此時此刻,有一個聲音會提醒你,走慢點,再走慢點,多看一眼湖中的廬山美景。
一些朋友見我對晨練樂此不疲,好意提醒,說早晨空氣不好,不宜晨練。我對此觀點不敢茍同。記得十幾年前,我到上海出差時,住在楊浦區(qū)的一家旅館。問總臺服務員附近可有公園散步時,她很自豪地告訴我,距旅館兩公里有一個新建的黃興公園,那是上海的城市“綠肺”。第二天清早,我慕名直奔黃興公園。到這里散步的人川流不息,外國人也成群結隊地趕來晨練。在寬廣的中心水景廣場,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近千名舞友在翩翩起舞。環(huán)繞浣紗湖散步的人群摩肩接踵,幾百名音樂愛好者在扇形大草坪上排列整齊地放聲歌唱,羽毛球愛好者們在玉蘭觀景區(qū)揮汗如雨。黃興公園內熱鬧非凡的晨練場景,一直留在我的記憶里。晨練,不僅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對健康的追求,對生命的尊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不僅能鍛煉身體,更能收獲內心的平靜與喜悅。唯愿有越來越多的晨練人走進蔡家湖中的三座橋,成為八里湖新區(qū)的又一道人文景觀。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鐘千惠
審核:熊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