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昌的大小喜事宴席上,總有一道必不可少的都昌名菜——鹽菜熬豬腸。用鹽菜熬的豬腸,吃起來肥而不膩,這樣熬出來的鹽菜,素而不寡,里面佐以幾塊豬血,那更是令人百吃不厭。
豬大腸好買,肉攤、超市到處都有。新鮮的,冷凍的,任你挑選。貴的,便宜的,隨你選購。
鹽菜呢?鹽菜雖然是一種普普通通的芥菜做的,但超市不一定有,因為它純屬于農(nóng)村婦女手工制作的。鹽菜的制作過程,說簡單又復雜,說復雜又簡單。
且聽我慢慢道來:
每年春天的腳步剛剛向我們走來,蟄伏了一個冬天的萬物便開始萌動。你看,一夜之間,油菜花開了,黃燦燦的一片。連不起眼的芥菜也在瘋長,它們擠擠挨挨,青翠欲滴,這讓那些勤勞的農(nóng)婦們就手癢癢了,她們急不可待地將它寬大的葉子別(摘)下來筑鹽菜了。
她們先把芥菜葉片別下來,可以別到整個一棵芥菜只剩下一兩片心葉,這樣也不會妨礙它過不了多久馬上又會長出來,它們瘋長的速度令人稱奇,下次又可以做鹽菜,可以如此反復幾次。別下的菜葉洗凈,放在干凈的地方曬上一兩天,然后把它們切碎。切的時候,要把菜葉和菜幫分開來切,因為菜幫可以做酸菜,菜葉才是做鹽菜的。切好以后又曬上一兩天,然后收攏把菜葉揉一揉,把它們?nèi)嗟密涇浀脑贂窀梢惶?。第二天便拿來大大小小的壇壇罐罐,把菜葉塞在壇底下,再用農(nóng)婦洗衣服用來捶打衣服的棒槌用力筑,能筑多緊就筑多緊。筑緊以后上面再把切好的做酸菜的菜幫筑緊,再在上面筑點其他的東西,菜葉布片都行。筑好以后把壇倒過來放在裝有清水的臉盆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它們與空氣隔絕,讓它們在里面蒸作。
經(jīng)過一二十天的蒸作以后,就可以開壇,先看一看里面的菜有沒有蒸作到位,菜幫和菜葉變黃了就說明蒸作到位,如果仍然是青色的那就要繼續(xù)蒸作。蒸作好了就把那些筑在壇壇罐罐里的芥菜掏出來。放在上面做酸菜的菜幫可以直接拿出去曬干,隨時備用,也可以放在冰箱冷藏,無論是曬干的還是冷藏的都是下飯的好菜,特別是用那種冷凍以后的酸菜來煮黃牙頭,那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
掏盡了酸菜,再把做鹽菜的菜葉掏干凈放在鍋里用水煮,估摸著煮熟了就把它掏起來拿去曬。這時,家里的曬籃、米籃、苗籃全部派上了用場。一般曬上一天晚上再收起來放到鍋里蒸一下,第二天再拿去曬,能曬多干就曬多干,這樣利于長久保存,如果曬出了霜的話那便是上等的好鹽菜。
(方仁和 文/攝)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肖文翔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