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坑繡花樓
□?付鶴鳴
回坑是修水著力打造的旅游景點,被稱為“江南第一作家村”。
回坑村坐落在幕阜山深處,屬新灣鄉(xiāng)管轄,四面青山回還突兀,有如玉珠落在人間,無人機在五百米高空,可見“坑”內(nèi)花紅柳綠、小橋流水人家?!翱印眱?nèi)還有座繡花樓,是該村財主車音和于清光緒癸巳年所建,是修水縣一張百年人文旅游名片,其古樸玲瓏、構(gòu)造風格、美麗的傳說,讓人神往。
車?;乜哟宀浚贿h處就是繡花樓。遠遠看去,整個回坑都是現(xiàn)代建筑,唯有繡花樓屹立一方,如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踏青忘歸于幕阜深山的回坑,正端坐在那里娓娓地向游人講述著一個個不老的童話。繡花樓是個見過世面的老人,話閘一開,雪就鋪天蓋地地落,一眨眼,又是田野稻谷金黃;吱呀呀的木門四季開合如黃歷一頁頁翻過,萬點流螢鬧醒了百年夏夜的青嵐,金燦燦的油菜花鋪出一層金色地毯,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讓人雀躍,讓人流連,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風景。
繡花樓有個門樓,建在正屋出門的左側(cè),與別處建筑大有不同,有甚奧妙不得而知。門樓上雕刻著“東來爽氣”四個古樸生風的大字,青磚墻上的石雕系馬栓被游人摸得溜光潤滑,見證了昔日繡花樓的榮耀與輝煌。
進了門樓便是繡花樓,雖有向?qū)е更c,可大門上“先承螢案”四字還是把我難住了。好在有同行解釋才得知《晉書·車胤傳》有載:“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樓主車音和是那個時代的智者,他深諳落葉歸秋,天地輪回不可逆轉(zhuǎn),但他希望自己的子孫能繼承先祖車胤螢窗雪案、刮垢磨光、勤學苦讀的遺風,所以把這字字珠璣、熠熠生輝的四個大字寫在門頭上,可見古稀之年的車音和在建樓時便絞盡腦汁對子孫寄予了厚望。
繡花樓是一座典型的“上五下五”的江南民居,每一道墻都有講究,全是長條石砌的墻腳,青磚灰瓦,翹角飛檐,墻頂和屋脊上還建有獸爪,鏤花的窗子臨風安靜,屹立的風火墻望月懷鄉(xiāng)。堂前掛了宮燈4盞,四條過巷各掛紗燈1盞,燈雖不是舊時燈,人也不是舊時人,卻似走進了《紅樓夢》里的大觀園,是那么的原始、自然、古樸。我在村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繡花樓的圍墻、院落和式樣,就是一個“回”字的最好詮釋;青磚、灰瓦、馬頭墻,更是對“回”字的立體注解。據(jù)陪同的友人介紹,繡花樓整個院子占地約有3畝,僅主樓便有500多平方米。繡花樓中間有個大天井,天井前后是廳堂,廳堂兩側(cè)擺放著古老的虎爪長條木凳,三層樓的正房分列天井兩側(cè),中間兩廳房的三樓是女人繡花的閨房,室內(nèi)24扇木門窗雕刻了各種精美的“二十四戲圖”,走不到兩步就能驚喜地見到刻有“車音和”三字的青磚嵌在墻上,用手觸摸那一塊塊厚重的青磚,似有一種滄桑浸涼的感覺瞬間通過筋脈抵達全身,讓人心曠神怡。此刻,如果你能放下一切,靜下心來,在長條凳上小坐,很快就能遠離喧囂走進另一個夢境,你會看見繡樓上那個妙齡少女,此時正手拿著大紅繡球,含情脈脈地望著你,假如歷史真的可以穿越,你肯定就會沖上去,把這個繡球連同美人一起攬入懷中。著名作家樊健軍是如此描繪繡花樓的:在樓房的南北兩側(cè),正對天井的位置,各有一座小樓,凌空端坐。它甚至超越了正廳的屋脊,達到了風火墻上飛檐一樣的高度。那是女人繡花的地方。一個女人能夠在接近云端的地方穿針引線,遠瞭,懷想心事,那是一個多么崇高的位置。連男人都必須仰視。
世界那么大,追夢的人這么多,到過回坑、見過繡花樓的人又有幾人?人生易逝,歲月如梭,莫等閑,要珍惜此時光,快來回坑一游,遇見就是一種美的呈現(xiàn)!感謝巍巍幕阜山,讓我有了這種機緣,讀到了百年繡花樓這本厚重的古書,我要用文字去觸摸這里的每一塊磚、每一根柱,最好坐在繡花樓的門墩上,從一串串遠去的足跡中,讀出車音和的前世今生,以及百年前,他作為一名父親,在那個重男輕女的時代,能摒棄世俗,花費巨額資財,為自己心愛的女兒,建了這么一棟非凡的建筑。盡管朝代更迭,車音和已駕鶴西歸,可這位偉大的父親,依然光彩照人,感動每一位來者。
一座繡花樓,讓多少男人為此按下暫停鍵,攜妻挈子前往一游,又讓多少女人心生向往,成為幸福的追夢人。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肖文翔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