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的長河里,總有一些溫暖的記憶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我的舅舅、舅媽,便是那片星河中最為明亮的兩顆,他們的故事,是一首溫情脈脈的田園牧歌,也是一幅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生活畫卷。
舅舅陶柱盛,來自都昌縣和合鄉(xiāng)陶家灣村。年輕時,他毅然投身軍旅,奔赴戰(zhàn)場,槍林彈雨里淬煉出錚錚鐵骨,用熱血與勇氣捍衛(wèi)著祖國的尊嚴。如今,82歲高齡的他,依然腰背挺直,布滿皺紋的臉上總是洋溢著樂觀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驅散所有陰霾,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舅媽詹臘梅,和合鄉(xiāng)庵前村的智慧賢淑女子,她話不多,卻將對舅舅的敬愛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句“傍你舅舅的福,才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道出了她對舅舅的深情與感恩,也勾勒出他們相濡以沫、攜手一生的溫馨畫面。
他們總在飯后搖著蒲扇,用帶著鄉(xiāng)音的話語,將“做人要厚道,要樂于助人”的道理,像播撒種子般種進我們五兄弟心里。這些話看似樸實,卻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貴的箴言。后來,我堅持幾十年如一日地敬老助孤、獎教助學,即便風雨兼程,從未想過放棄。當我被評為九江市道德模范、全國百強榜樣公益人物時,眼前總會浮現(xiàn)舅舅和舅媽欣慰的笑容——我的每一步成長,都浸潤著他們的諄諄教誨。
他們育有一男兩女,孩子們個個孝順且有出息,這是他們辛勤培育的碩果,也是家庭和睦幸福的見證。而對于我家而言,舅舅家更是意義非凡。我家姐弟六人,尤其五個兄弟,幾乎都是在舅舅家長大的。那里,是我們成長的港灣,舅舅舅媽就是守護港灣的溫暖掌門人。
猶記得當年高考失利,前途一片迷茫,是舅舅鼓勵我去當兵,為我指引了新的方向,才有了如今的我。在人生的重要時刻,舅舅和舅媽總是給予我們最堅實的支持。兄弟們結婚辦大事,缺錢時,舅舅總是慷慨解囊,有求必應,仿佛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后來我兒子詹江山考上北大,消息傳回陶家灣,舅舅舉著搪瓷缸子在村里奔走相告,逢人就笑瞇了眼:“冬龍家的娃有出息!”舅媽則悄悄往孫子兜里塞雞蛋糕,眼角的皺紋里都盛著驕傲。那一刻我才明白,在他們心里,我們的每一份成就,都是整個家族的榮光。
父親是四川人,在詹家舉目無親,而陶家灣卻成了他最愿意去、去得最多的地方。這里的五個舅舅,對父親敬重有加,每次父親到訪,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走親戚時,父親總會暢懷豪飲,面對舅舅們的熱情敬酒,他來者不拒。那熱鬧的場景,那爽朗的笑聲,至今仍在我耳邊回蕩。五個舅舅都未能把父親喝倒,這曾是父親最得意的事。到了晚年,父親年老體弱,舅舅們?nèi)韵胍惠^高下,父親卻拱手讓贏,一句“我有五個兒子,讓他們好好陪舅舅”,飽含著對舅舅們的情誼,也寄托著對后輩的期望。
如今,父親已離開我們多年,曾經(jīng)的五個舅舅也只剩下大舅和小舅。但每當舅舅舅媽及表弟們談起父母當年的情景,無不豎起大拇指。在當?shù)?,像我父母那樣為人處事頂天立地的人,著實少有。他們的為人,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與贊譽。
歲月悠悠,時光流轉,舅舅舅媽用他們的愛與關懷,在我們心中筑起了一座溫暖的家園。那是無論走多遠,都難以忘懷的地方;那是無論經(jīng)歷多少風雨,都始終牽掛的港灣。在那里,有親情的溫暖,有生活的煙火,更有永不褪色的美好回憶。
(詹冬龍)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肖文翔
審核:許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