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薦讀九江 | 百年回望 九江建黨

7月13日 08時 長江周刊 閱讀 32125

image.png

百年回望 九江建黨

■ 柳秋榮 楊若谷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受中央黨團組織派遣,趙醒儂多次深入長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九江,宣傳馬克思主義,具體指導并幫助建立九江地方黨團組織,為九江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1925年7月,中共九江小組成立。從此,九江這塊土地上有了黨的領導。為紀念九江黨組織成立100周年,特發(fā)此文,以饗讀者。

趙醒儂

趙醒儂,是江西黨團組織的創(chuàng)建者和組織者,江西民族革命運動的先鋒,也是江西為爭取中華民族獨立解放革命運動的第一個犧牲者。在中共黨史上,他與方志敏、袁玉冰并稱為“江西革命三杰”。在其短暫的革命生涯中,趙醒儂對九江地方黨團組織創(chuàng)建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具體指導并幫助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九江支部和中共九江小組,為九江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九江第一批團員

趙醒儂(1892年~1926年),別號性和,江西南豐人。1918年,前往上海謀生。五四運動爆發(fā)后,他積極投身反帝愛國斗爭,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思想逐漸覺醒,毅然改名為“醒儂”,表明自己救國救民的決心。1920年,以小店店員身份加入上海工商友誼會,這是工商界伙友們的組織。其間,他閱讀《新青年》《星期評論》等進步雜志,結識了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等早期黨團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初步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1921年秋,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便轉為中共黨員。

1922年11月,受團中央委派,他回到江西進行革命活動,開始創(chuàng)建地方團的工作。從上海坐船回南昌途中,趙醒儂身著青布長衫,提著一個裝著衣物和書籍的藤箱,在九江碼頭下了船,準備在這里物色幾個進步青年加入團的組織。他的第一站來到九江太古洋行,找到洋行職員周一塵。周一塵,廣東香山人,高小文化,負責采買(搞雜務),能做英文簿記。他與周一塵的緣分源于一封書信。趙醒儂在上海工商友誼會擔任文牘委員時,曾看過九江寄來的一封信件:“九江工商友誼會,現尚在籌備,加入發(fā)起者二十余人,主持者為太古洋行周一塵”。于是,此次趙醒儂先以上海工商友誼會委員的身份與周一塵見面。

交談中,趙醒儂發(fā)現周一塵向往革命,要求進步,于是便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與共青團機關報《先驅》給他看,并向他詳細介紹青年團的任務和全國青年運動的形勢。趙醒儂平易近人的外表和沉著穩(wěn)重的氣質感染了周一塵。經過慎重考慮,周一塵同意加入團組織。通過周一塵的介紹,趙醒儂又認識了易虛。易虛,九江人,原為料器工人,已經失業(yè)。經過談話和考察,趙醒儂又介紹易虛入團。幾天后,趙醒儂趕往南昌。離開九江之前,趙醒儂找來周一塵和易虛,請他們掌握九江全面情況,適當發(fā)展團員,并在太古洋行設立秘密通訊聯絡點。

在趙醒儂的親自指導和關心下,九江產生了第一批團員。根據1924年《九江地方團員調查表》統(tǒng)計顯示:周一塵、易虛入團時間為1922年,其他同志都是1923年以后。1923年1月20日,趙醒儂在南昌文化書社召集會議,宣布社會主義青年團江西地方團正式成立。當時共有團員7人,分別是趙醒儂、方志敏、劉拜農、劉五郎、劉修竹、陳之琦、趙履和。除趙醒儂和方志敏在上海加入團組織外,其余5人為南昌新發(fā)展的第一批團員。

這之前,江西籍的青年團都是在外地加入的,曾留學蘇聯的徐褐夫(修水籍)回憶道:1922年“在南昌這地方不過有幾個零星的馬克思主義的信徒而已,至于組織是沒有的。我加入團體是一個在上海的朋友替我直接向中央介紹的”。可以說,周一塵和易虛是趙醒儂在九江乃至江西本土發(fā)展的第一批團員,這就為九江黨團組織的發(fā)展和革命斗爭打下了基礎。

趙醒儂之所以如此重視九江黨團組織的建設,這是與九江當時的地理位置和開放風氣有關。1924年,趙醒儂曾致信主持團中央工作的鄧中夏,其中寫道:“九江地方重要”。九江為贛北門戶,長江中游的咽喉之地,江西工商業(yè)集中的地點?!按说馗鞣N思潮和學術,很容易輸入”。早在1917年~1919年間,湖北馬克思主義者惲代英曾三次來九江講學,宣傳馬克思主義。江西進步青年方志敏于1921年~1922年間就讀九江南偉烈學校時,就成立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積極宣傳新思想。

九江思想活躍,領江西風氣之先。五四運動爆發(fā)后,九江是省內最早響應,也最為出色的地區(qū)。5月6日,由九江教育會領銜,各校聯絡統(tǒng)一行動,罷課游行。運動進入第二階段后,除學生罷課外,九江的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形成了江西僅有的一處“三罷”斗爭局面,九江實際成為江西愛國運動的中心。罷工期間,盡管工人們要面對“餓肚不開工”的生活困難,但還是堅持斗爭。有美國人往廬山避暑,愿出高價請工人搬運20余件行李,罷工工人回答說:“我們并不是說先生錢少了不搬,是因為日本人欺我中國太甚,是以我們罷工?!弊詈螅绹瞬坏约喊徇\行李,而且大贊中國工人愛國行為,“中國人熱心甚好,不久即可強國”!五四運動中,九江人民不僅展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愛國熱情,而且呈現出一種自覺的責任意識,充分體現了工人階級作為主力軍已登上歷史舞臺的歷史地位。這為九江建立黨團組織準備了思想條件。

廬山調研

從史料記載來看,趙醒儂第二次來九江開展革命工作是在1923年10月。10月18日,趙醒儂在致團中央的匯報信中寫道:“我離滬后因在九江耽擱了好久,遲至本星期才抵南昌?!贝舜危诰沤陂g深入貧苦群眾,開展調研工作。

10月初,為貫徹中共三大的會議精神,中央指示趙醒儂回江西繼續(xù)開展革命活動,適時建立中國共產黨江西地方組織。趙醒儂在回南昌的途中,又在九江碼頭下了船,第一時間與周一塵和易虛見面,通過周一塵的介紹,認識了一個叫許若蘭的女子。許若蘭,廣東番禺人,沒有職業(yè),是周一塵的未婚妻。后由趙醒儂和易虛介紹,許若蘭加入了團組織。趙醒儂向三人傳達了中央精神,詢問了九江的工人、農民和青年學生的情況,并聽取了九江方面的工作計劃。

易虛在匯報中談到,他準備去廬山蓮花洞做腳夫工會工作。易虛介紹說,每年夏天,很多洋人與達官貴人都會來廬山避暑,基本上都是從蓮花洞至好漢坡一線上廬山的。這里聚集了兩千余人的轎夫、挑夫隊伍,成立了“腳夫工會”。所以,準備在腳夫中發(fā)展團員。趙醒儂聽后,決定請易虛陪同上廬山,在腳夫中進行一次調研。正是這次調研,趙醒儂在九江停留了一段時間。

廬山轎夫

10月初的廬山,盡管暑期已過,但還是有很多的游客,山道上的轎夫和挑夫絡繹不絕。趙醒儂在易虛的陪同下,一邊徒步登山,一邊和他們攀談,詢問他們的收入、生活、家庭情況。一趟廬山下來,趙醒儂了解到,這些轎夫大多是來自廬山附近的蓮花、賽陽以及長江以北的黃梅等地的農民。他們夏天在一起抬轎,其他季節(jié)回家種田。轎夫們抬客人上廬山,一次可以收入一元錢,一天可以抬兩趟,還有小費。所以,他得出結論,廬山腳夫大多是分散的農民,經濟條件較好,團結基礎較差。

回到南昌后,趙醒儂以“邵興隆”為筆名寫信給團中央委員長劉仁靜,匯報廬山腳夫工會情況和自己對九江工作的建議。“因廬山腳夫大半是附近農夫,夏天抬轎和挑擔,其余的時間都是回家種田去了,并且生活費甚低,每日進款夏秋間很豐,他們并不想團結,勉強去組織他是徒勞無益”。所以,他建議易虛暫緩在腳夫中發(fā)展團員,要求九江工作的重點應放在“鐵路工人——鐵路工廠工人——碼頭挑夫——學校學生”等群體。

趙醒儂還提到,九江團員只有三人,又分在三處地方生活,沒有成立組織,形成不了合力。所以催促周一塵立即選舉書記員,負責推進工作?;氐侥喜内w醒儂積極恢復南昌地方團的活動,并于10月中旬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委,分別在南昌一師、南昌二中、南昌一中建立了團支部,還在九江單獨建立了支部。在趙醒儂的直接指導下,1923年10月,社會主義青年團九江支部正式成立,團員3人,周一塵擔任支部干事,通訊處設在太古洋行。

趙醒儂深入廬山腳夫工會,做實際的調研,了解九江工人的現狀并及時撰寫研究報告,把掌握的情況向上級組織報告,為上級組織指導江西革命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他還對九江團組織的發(fā)展提出具體要求,有很強的指導性,為九江革命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趙醒儂的要求,周一塵和易虛在學生和工人中宣傳革命思想,積極發(fā)展對象。11月至12月間,九江支部就發(fā)展團員9人:饒漱石(南偉烈學校學生)、何一揮(縫紉工人)、盧成寶(第六師范學生)、王子平(小學教員)、李二魔(太古洋行職員)、商子?。▽W生)、周逸樵(小學教員)、陳濤、孫志強等。1924年春季各學校開學后,九江支部的團員數量又有增加。至4月27日,團員人數增至21人。按照《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規(guī)定,一個地方20人以上,經區(qū)或中央許可,可以組織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于是,九江支部召開第五次全體團員大會,選舉產生了盧成寶、周一塵、易虛3人組成團九江地委,盧成寶任委員長。社會主義青年團九江地委正式成立,直屬團中央領導。

九江黨組織建立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青年運動中,青年團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也是共產主義的預備學校。九江團組織的建立和發(fā)展,為九江黨組織的建立培養(yǎng)了干部,奠定了組織基礎。

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通過的《對于組織問題之議決案》指出:“在尚未有我們組織的其他工業(yè)區(qū)及大都市,如東三省、河南、重慶、九江、蕪湖、福州等地均應努力開始黨的組織”。黨中央認為,九江建黨的條件已經具備。

中共四大的議決案,將九江確定為近期要開始建立黨組織的地方,這與趙醒儂在九江開展的一系列工作有直接關系。長期以來,他一直關注九江工人運動的發(fā)展,指導九江的革命斗爭實踐。

早在1923年,在制訂《南昌地方團工作計劃》時,他就指出:“碼頭上搬運工人——這種工人,在南昌、九江(九江搬運工人)、景德鎮(zhèn)、豐城四個地方最多,他們團結和奮斗精神也很強烈。而九江地方尤其是多,人數約計一萬左右,他們因生活壓迫,常常做經濟奮斗”。根據有關資料,九江城市人口,1921年前為5.34萬余人。而在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九江工人階級已達到1萬余人,約占同期九江城市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發(fā)展,為建黨奠定了階級基礎。

1924年初,中共中央指示趙醒儂回江西建立中共地方組織。到南昌后,趙醒儂首先在青年團員中,吸收方志敏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5月,中共南昌支部建立,趙醒儂任書記兼組織干事,鄧鶴鳴任宣傳干事。南昌支部成立后,就決定在九江、吉安和永修建立黨的小組。

為更好地指導九江革命工作,5月17日,趙醒儂來到九江,將團組織關系轉到團九江地委第二支部。當晚寫信給鄧中夏說:“現在江西民校之權完全操諸我們之手,南昌省部執(zhí)委七個占了五個,常委全是。九江市部也占了兩個?!碑斖?,制作南昌和九江地方團每月津貼預算表,為南昌、九江負責主要活動的同志申請津貼。第二天下午,參加九江地委召開全體團員大會,趙醒儂為訓練團員的宣講能力,他帶頭宣講,告知每一位團員,“我們的團體不是無主義無工作的社會,是政治的革命的。我們要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人人應明了馬克思主義”。他的講話,增強了九江團員的信心,給九江團地委極大鼓舞。

隨后,趙醒儂親臨九江參與和指導工人罷工斗爭。1924年5月,九江日清碼頭工人罷工堅持了4天,工人提出的條件部分得到實現;1925年5月,在聲援上海五卅運動中,九江地方團組織社會各界成立“后援會”,舉行了一萬余人的示威游行,高呼“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開展罷工、罷課和罷市的斗爭,給帝國主義一次沉重的打擊。這些罷工斗爭,充分展示了工人階級強大的力量和團結精神,也鍛煉了團地委領導工人運動的工作能力。這也為九江黨組織建立準備了干部條件。

1925年7月,趙醒儂親赴九江,將九江共青團員溫眷血、帥鼓儂、嚴燕僧發(fā)展為共產黨員,再加上從武漢回九江任商科中學校長的共產黨員許鴻,一共4人組成中共九江小組。組長為溫眷血,隸屬中共南昌支部。溫眷血是《江聲日報》編輯,帥鼓儂是九江吳楚建筑公司職員,嚴燕僧是九江鐵路工人,他們三人在領導九江工潮和聲援上海工運的斗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九江第一批共產黨員和九江黨組織的創(chuàng)始人。

中共九江小組的成立,標志九江地方黨組織正式形成。九江是江西全省繼安源、南昌之后第三個成立黨組織的地方。

1926年8月,正當趙醒儂組織江西人民迎接北伐軍之際,卻遭到北洋軍閥鄧如琢的逮捕。9月16日,鄧如琢以“宣傳赤化,圖謀不軌”的罪名槍殺了趙醒儂。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載文《悼趙醒儂同志》,稱他為“江西黨的組織者”“江西民族革命運動的先鋒”。方志敏在《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中,稱趙醒儂是江西“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爭取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的革命運動的第一個犧牲者”!

百年前,革命先輩以熱血和生命鑄就了民族解放事業(yè);百年后,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踔厲前行。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925488


版權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吳晨

責編:肖文翔

審核:楊春霞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