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身高長短
■ 馮召嵐
長短相對,所以常常一起說。小時候,村里叫人個子高的,都是說,你看人家多長的個子,成為“長子”。身材長短是客觀存在的稱謂,最著名的莫過于“堯長舜短”了。《荀子·非用》 載:“蓋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堯長十尺,舜短六尺,而皆圣人之資”,這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長短身材之說了。其次就是戰(zhàn)國時的齊國名相晏子。《晏子使楚》里記載,晏子因矮小身材被楚國設計羞辱,他機智反駁,反將計為計,令楚國無理可講?!端疂G傳》里曾描述王英的身材特點:“這個好漢祖貫兩淮人氏,姓王名英。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做矮腳虎。”清代無名氏留下的著作《劉公案》第三回載:“陳大勇生得五短三粗,相貌魁偉?!边@里面的“五短”指四肢及軀干較短,“三粗”為頸粗、腰粗、腿粗三處身體粗壯。
隨著社會變遷,似乎只有身材高矮之說。如今,無論是審美觀,還是現實需要,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很大一部分體現在身高上。身高帶來的不僅僅是社會的主流審美,還有個體自信的需要。記得20世紀90年代上初中時,我的父親發(fā)覺我個頭長得不快,經常去鄉(xiāng)村的赤腳醫(yī)生那里詢問。那時候的農村,大家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活,每天忙于生計才是頭等大事,哪有閑工夫在乎身高。赤腳醫(yī)生也沒當回事,告訴我父親,之前治療先天性佝僂病的鈣片還剩下幾包,讓他拿回去試試。這些鈣片買回來后,我并不愛吃。感覺味如嚼蠟,一放進嘴里嚼嚼,便全成了粉末。后來,大多數的鈣片被我當成玩具,去填補那些被蟲蛀出的凳子上的洞。初二之后,我的身高就定型了。二十幾年過去了,少年時代認識我的人即使多年未見面,都一眼就認出我來。大家都說,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一點都沒變。我問是哪一點,人家便笑著說,和當年一樣,沒長。
據說選拔運動員會測骨齡,根據需要使用藥物干預身高。隨著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身高干預不再是運動員的“專利”,已然走入普通家庭。家長們逐漸意識到身高對孩子未來的重要性,無論是在社交、職業(yè)選擇,還是自信心的建立上,身高都有著一定影響。身高干預從運動員領域邁向大眾生活,這背后是科學認知的普及與技術的進步。
三生有幸,幸在可長。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925488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吳晨
責編:肖文翔
審核: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