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大橋頌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中的“橋”)
作者 練 煉
有這樣一座橋,
矗立在遙遠的巴爾干半島,
卻常常在我的腦海里縈繞;
有這樣一座橋,
屹立在黑山共和國的塔拉河谷,
卻一直挺立在我中年的心坎上,
有這樣一座橋,
從前南斯拉夫電影《橋》中走出,
徑直走向億萬華夏兒女的心中,
從而成為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
億萬中國人民心中的共同記憶。
它就是前南斯拉夫影片《橋》中的橋,
它就是矗立在黑山共和國的塔拉大橋。
走過千山萬水,
歷經千辛萬苦,
我終于走到了年輕的黑山共和國,
走到了著名的杜米托爾國家公園,
走到了歐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峽谷,
遠遠的,我看見了,
塔拉大橋在塔拉河峽谷凌空飛架,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其雄偉壯觀,令我無比震撼!
我的心啊,提到了嗓子眼上,
我的心啊,激動不已,
我的心啊,狂喜地跳躍,
就像見到了夢中的情人,
就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
我全身心地投入了它的懷抱,
俯身親吻這英雄的土地,
輕輕觸摸著英雄的大橋,
我唏噓不已,我喟然長嘆,
我不禁想起影片中著名的臺詞,
“史密特,我的望遠鏡,
是這座橋,就是它”,
“是的,是這座橋,上校先生”。
游擊隊隊長“老虎”
“是的,是這座橋”,
終于見到你啊,我夢中的橋,
萬里迢迢,我追隨著你,
我的思緒仿佛穿越到了八十多年前,
游擊隊長“老虎”帶領著他的戰(zhàn)友,
狄希、扎瓦多尼、曼納和班比諾,
克服重重困難,歷經艱難險阻,
最終成功炸毀了大橋,
給予德國法西斯沉重的打擊。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中,
無數的游擊隊員拋頭顱灑熱血,
用生命捍衛(wèi)了南斯拉夫的尊嚴。
陽光勇敢的班比諾
我一直記得班比諾,
一個陽光的大男孩,
他是那么的陽光,
他奔跑的步伐就像跳舞一樣。
德國鬼子圍上來了,
班比諾大聲哭喊著,
“扎瓦多尼!扎瓦多尼!”
這個令人撕心裂肺的鏡頭,
讓人淚流滿面,心痛不已。
扎瓦多尼服從“老虎”的命令,
將炸藥扔向班比諾,
不給敵人留下俘虜,
斑比諾在痛苦的喊叫聲中,
隨著一聲爆炸,轟然倒下。
班比諾啊,班比諾,
鮮花是你年輕的笑臉,
山泉是你清脆的歌喉,
你那青春殷紅的熱血,
已化作大地上奔騰的河流。
每當看到這樣的鏡頭,
我便看一次,哭一次,
有道是,男兒有淚也不輕流啊,
只是未到動情處。
“在座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是?。槭裁磻?zhàn)旗美如畫,
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
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因為,我愛足下這片英雄的土地,
我更愛為了祖國的解放人民的自由,
英勇戰(zhàn)斗拋頭顱灑熱血的游擊隊員。
德軍間諜考斯
工程師拉扎萊·亞烏克維奇,
從一開始的,
“我不會允許你們炸毀我的橋,
我發(fā)誓我會阻止你?!?/span>
到“在橋拱連接的柱子上,
靠左邊有兩個洞,
把炸藥放進那里。”
扎瓦多尼完成了安裝炸藥的任務,
卻在繩索上被擊中,摔死在山澗里。
扎瓦多尼啊!扎瓦多尼,
松濤是你殺敵的怒吼,
山崗是你高挺的胸口,
你那閃閃的紅星,
已化作天空中明亮的星斗。
工程師亞烏克維奇
工程師化悲痛為力量,
替扎瓦多尼完成了剩下的任務,
親手啟動爆破裝置,
炸毀了自己設計的大橋。
這位曾參與橋梁建造的英雄,
最終被德軍殘忍殺害于橋頭。
“?。∨笥?,再見,再見,再見,
如果我倒下了在戰(zhàn)場,
請你把我的尸體埋葬,
埋在那座美麗的橋旁”。
今天,在橋頭的另一邊,
工程師拉扎萊·亞烏克維奇的紀念碑靜靜矗立,
碑上鐫刻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時期的五星圖案,
表明了前南斯拉夫人民對英雄的永遠懷念。
當我在巍峨的塔拉大橋沉思的時候,
就想起了這些犧牲的游擊隊員戰(zhàn)友,
他們曾在炮火里沖鋒陷陣,
他們曾在沙場上嚴懲敵寇,
他們曾在山崗上一起唱歌,
他們曾在密林中并肩行走。
他們倒在了消滅法西斯的戰(zhàn)場哦!
倒在了那座用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的,
雄偉的塔拉大橋旁。
游擊隊員中,最后,
只有老虎、狄希和葉琳娜活著離開了。
“可惜,真是一座好橋?!?/span>
是?。 斑@真是一座好橋”,
這是電影中“老虎”說的最后一句話,
也是對這座橋最好最深最真的贊美。
如今戰(zhàn)爭的煙云已經遠去,
和平的陽光灑滿黑山大地,?
這座初建于1940年,重建于1946年,
全長365米橋面離谷底達172米的大橋,
走過了近八十年的輝煌歲月,
依然像當年一樣的雄偉堅強挺立。
這座歐洲最深峽谷上的壯麗工程,
宏偉地跨越塔拉河,
連接著黑山的兩岸。
它不僅僅是一座橋,
更是那段歷史的見證。
是??!當年,
有多少游擊隊員在這里英勇戰(zhàn)斗,
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在這里寫就,
有多少不朽的傳奇在這里創(chuàng)造。
每當人們經過這座大橋,
都會為英雄們獻上一枝美麗的鮮花,
都會回想起那些難忘的激昂的歲月,
和那些為國家和人民奮斗的英雄們。
雄偉壯觀的塔拉大橋
當我走在塔拉大橋上,
向遠處眺望,我看見,
深秋初冬的峽谷兩岸,
真?zhèn)€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就像畫家被打翻了的調色板,
把各種顏料潑灑上去了一般,
遠遠近近,高高低低,
上上下下,錯錯落落,
層次分明,色彩斑斕,
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漫山遍嶺的紅色樹木,
掩映著一個一個紅頂白墻的小村莊,
不是這里一片赭紅,
就是那里一片橙黃。
美的像人間的童話世界一樣。
青山綠水,大橋峽谷,白云村莊,
大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羊馬,
相得益彰,組成了一幅,
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的美麗圖畫。
壯麗的黑山大地哦!
使人向往令人難忘。
奔騰的塔拉河
當我離開塔拉大橋時,
耳邊不禁再次響起那首著名的意大利歌曲,
《啊 !朋友,再見》(Bella ciao)
“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
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那天早晨,從夢中醒來。
侵略者闖進了我的家。
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
游擊隊員,快帶我走吧。
我已經不能再忍受……”
這激昂悲壯優(yōu)美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又一次響起,
一次次地激起我心中的波瀾。
是啊!這首歌不僅是一首電影插曲,
更是我們那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塔拉大橋??!
你承載著黑山人民的英勇與頑強,
你寄托著我的青春和夢想,
你是反法西斯精神的象征啊,
你是當年鼓舞我前進的力量,
你讓我們看到,
在黑暗的歲月里,
人們?yōu)榱俗鎳鵀榱俗杂蔀榱苏x,
舍生忘死,寧死不屈,英勇戰(zhàn)斗,
能夠爆發(fā)出多么強大無比的力量。
你是一座橋啊!
但又不僅僅只是一座橋,
你更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矗立在熱愛和平人們的心上,
激勵著人們珍惜生命和平,
勇敢地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
塔拉大橋啊,英雄的橋!
塔拉大橋啊,光榮的橋!
塔拉大橋啊,不朽的橋!
塔拉大橋啊,永恒的橋!
你永永遠遠矗立在我的心上!
(2024年11月9日晚于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
{作者系江西日報社九江分社原社長、高級記者(正高三級)}
作者簡介:
? ? ?
? ? ?練煉,1962年10月出生,1983年7月畢業(yè)于江西大學中文系。歷任江西日報社駐北京記者、江西日報社政治生活處副處長、九江市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副主席、江西日報社贛北分社社長、江西日報社九江分社社長等職,江西日報社高級記者(正高三級)。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 ? ?練煉從事新聞工作39年,榮獲“全國黨報好新聞獎”“全國人大好新聞獎”“江西新聞獎”“江西報刊新聞獎”“華東地區(qū)副刊好作品獎”“江西副刊好作品獎”等獎勵近百次。
? ? ?近二十年來,練煉在省內外報刊發(fā)表散文、詩歌、評論等文學作品1000余篇。他的70萬字散文集《人生若只如初見》(上、下卷),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別由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和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散文以其細膩、華麗、抒情的藝術風格,備受廣大讀者喜愛。有多篇散文作品入選,江西省報紙副刊歷年來編輯出版的各種散文選本。
? ? ?從2020年開始至2024年,連續(xù)五年,練煉受江西省、九江市及各縣市區(qū)官方邀請,每年為江西省、九江市及各縣市區(qū)的大型文藝活動創(chuàng)作了一至兩首大型抒情朗誦長詩,即《領袖與人民》 《黨??!親愛的媽媽》 《最美家庭頌》《九江婦女頌》 《九江頌》 《我愛你,九江》 《再別九江》 《南昌·九江》 《我驕傲,我是九江人》 《九江話》 《九江贊》 《潯陽江頌》 《修河頌》 《鄱陽湖頌》《九江的春天》《武寧頌》《彭澤頌》《永修婦女頌》《九江啊,我回來了……》《那是我的九江……》《這里是九江》《九江啊,九江》等。其中大型抒情朗誦長詩《領袖與人民》被九江組織干部學院編作教材向學員宣講。這里頭的不少詩歌,發(fā)表后,引起較大反響,深受九江人民的喜愛。在大型晚會上,在黨校及大、中、小學的畢業(yè)典禮上,甚至在同學、老鄉(xiāng)、戰(zhàn)友的聚會上,在廣袤的贛北大地廣為傳頌。
? ? ?近五年來,練煉應邀在南昌市,特別是在九江市各大機關、學校和部分縣市區(qū)宣講毛澤東詩詞。以“毛澤東詩詞,新中國的詩魂”為題,整場脫稿演講,博得上下各界的好評。
編輯:吳晨
責編:肖文翔
審核:熊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