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
我國心血管病患者快接近3億大關
其中心衰患者約1210萬例
更扎心的是
病情嚴重的心衰患者
5年病死率超50%
還隨著年齡增長“節(jié)節(jié)攀升”
心力衰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為何居高不下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心衰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這塊“短板”太明顯:
·主動復診率低
·服藥不規(guī)律
·依從性差
這可咋整?別慌,掌握有效的自我管理,生存質量“節(jié)節(jié)高”,預后也能“大變樣”。
接下來,心衰患者居家自我管理的“八式秘籍”閃亮登場,速速碼??!
PART01
每日癥狀“偵查記”
■體重監(jiān)測:寶子們,每天稱體重這事兒得像打卡一樣準時,最佳時間鎖定清晨,排尿后、進食前,稱重數據最靠譜。為啥這么講究?一周內體重“蹭蹭”往上飆,那就是心衰在“搞鬼”,趕緊就醫(yī)別耽擱。
建議:每天清晨空腹測體重,若2-3天內體重增加≥2公斤,可能提示液體潴留,需聯(lián)系醫(yī)生調整利尿劑用量。建議使用家庭體重記錄本,方便復診時供醫(yī)生參考。
■水腫“偵察”:眼睛瞪大,仔細瞅瞅下肢,腳踝、小腿是重點區(qū)域,水腫要是“卷土重來”或者愈發(fā)嚴重,可不是鬧著玩的。
■運動耐量“探測”:動起來的時候,留心氣短“小怪獸”何時冒頭,是干點啥小活就氣短,還是得使勁兒“造”一番才出現,抑或是靜悄悄坐著就氣短,這些細節(jié)都得門兒清。
■頭暈“警報”:頭暈這“小妖”也得盯緊,是穩(wěn)穩(wěn)當當從不頭暈,還是站起來就頭暈,搞清楚,頭暈加重說不定就是心衰在“作妖”,就醫(yī)得提上日程。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惡化信號!
身體指標“監(jiān)督站”
Physicalindicators
PART02
出入量平衡術
心衰患者家里得備上帶刻度的杯子,這可是“精準武器”。入量嘛,就是喝的水、吃的富含水分的水果等,一天別超2000ml;出量,主要看尿量。記住“出量=入量”這個黃金原則,這出入量賬本得算得明明白白。
PART03
藥物管理“安全鎖”
服藥提醒妙招
忘性大的寶子們,表格、藥盒用起來,把每天的藥安排得明明白白,準時服藥不是夢。
劑量種類“雷區(qū)”
千萬別自個兒瞎折騰,隨意改藥物劑量、種類,這可比“拆盲盒”危險多了,搞不好就出大事。
門診“帶貨”
去門診看病,把自個兒用的藥清單揣兜里,醫(yī)生心里有底,咱治療也更有譜。
副作用應對
要是感覺藥物副作用“找上門”,別慌,第一時間詢問醫(yī)生,可千萬不能自作主張突然停藥,這操作太“傷心臟”。尤其要小心低血壓和電解質紊亂。
PART04
定期復查“續(xù)航包”
心衰這場“持久戰(zhàn)”,定期復查就是“能量補給站”,按時去醫(yī)院,讓醫(yī)生瞅瞅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身體才能“續(xù)航”更久。
每1-3個月復查心功能、電解質、肝腎功能等指標。
隨身攜帶“心衰管理卡片”,注明診斷、用藥、緊急聯(lián)系人等信息。
情緒“穩(wěn)定器”
PART05
心衰患者可得修煉成“情緒大師”,焦慮、抑郁、緊張、過度興奮這些“情緒炸彈”,通通遠離。情緒一波動,心衰說不定就“乘虛而入”,穩(wěn)住心態(tài),心臟才能安穩(wěn)。
PART06
生活習慣“養(yǎng)生局”
PART07
休息“充電寶”
睡眠得充足,這可是身體的“修復時間”。運動也得挑合適的,有氧運動是“心頭寶”,身體“充電”足,心臟才有勁兒“打工”。
1.根據心功能分級運動
-輕中度心衰:選擇散步、太極拳、緩坡步行等低強度運動,每次20-30分鐘,以不氣促、不疲勞為度。
-重度心衰:以臥床休息為主,可在床上活動四肢,預防血栓。
2.避免危險行為
-禁止突然劇烈活動、提重物、長時間泡熱水澡。
-寒冷天氣減少外出,避免呼吸道感染誘發(fā)心衰。
PART08
排便“輕松術”
養(yǎng)成每天按時排便的好習慣,排便時可別太“賣力”,不然心臟負荷“爆表”,嚴重的心律失常說不定就“冒頭”。要是排便困難,適量來點緩瀉劑,輕松排便,心臟也舒坦。
心力衰竭這“小怪獸”
不可怕!
規(guī)范治療能“打怪升級”
藥物正規(guī)治療占一半
自我管理也占一半
醫(yī)護、家庭、患者齊心協(xié)力
生存質量“一路飆升”,一起向未來!
(來源:九江學院附屬醫(yī)院)
編輯:畢典夫
責編:曹玉婷
審核: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