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世勤
皚如山上雪
在有史可查者當中,卓文君應該是中國古代婦女第一個打響愛情保衛(wèi)戰(zhàn)的人。歷經多年的傳頌,故事的文本基本被固定下來:落泊中的司馬相如,受好友邛崍縣令王吉相邀,做客臨邛,并被帶入城中大戶卓王孫家宴聚,席間彈奏一曲《鳳求凰》,卓王孫寡居在家的愛女卓文君聽了曲子,很是上頭,于是私奔。但其后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重返臨邛,開起酒肆。雖沒號稱斷絕父女關系,但當初聲言分文不給的卓王孫到底還是自己食言,給予了小兩口“僮百人、錢百萬”不菲的資助,直至司馬相如政治生涯的再次發(fā)達。發(fā)達后的司馬相如想納妾,結果被卓文君一首《怨郎詩》和一首《白頭吟》給阻止住了。
假如愛情保衛(wèi)戰(zhàn)如此簡單,那一定稱不上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
且看司馬相如給她寄來的那封歷史上有名的書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一般人看這封信,肯定頭大,但卓文君不是一般人,她是有名的四大才女,對她來說解讀出“無億”兩個字絕對不困難,然后稍加引申到“無憶”也完全合乎邏輯。于是卓文君先是回復了一首《怨郎詩》:“一別之后/二地懸念/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盡/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燒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幾斷/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比缓笥指弦皇住栋最^吟》:“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關于司馬相如干巴巴的十三個數(shù)字書信,沒有任何人質疑其假,我也相信其真。但我認為,結合后來司馬相如的實際做法看,卓文君很可能是會錯了郎意。既然傳言四起,說他司馬相如如何看上了茂陵的一大美女,那么這傳言就由不得不傳到卓文君的耳朵里,那么這個時候司馬相如就有必要向卓文君講明自己的態(tài)度。但既然是大才子,他就不太可能像凡夫俗子一樣,那么直來直去,而是給出了十三個數(shù)字,懂的人一看也就知道了?!盁o億”沒有錯,但將其引申為“無憶”應該是錯了,寫信者所要的引申義應當是“無意”。也就是說,司馬相如想告訴卓文君的是,我本人沒那個意思。
所謂的《怨郎詩》,幾乎不用考證,就可判定是后人的偽作,這也是我將其全文曬出來的原因。因為它既不符合卓文君的性格,也顯示不出卓文君的才情,只不過是在卓文君會意錯的基礎上,幫她又錯了一次而已。如果真正認為感情出現(xiàn)了問題,哪兒還顧上去講工整,耍才情,祥林嫂一般,用文字一二三四五地數(shù)落。正是因為她會意錯了,認為夫君不想再憶過去,所以才會先亮明自己的愛情觀“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然后再“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這倒符合了卓文君敢作敢為敢愛敢恨的性格。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相知相愛最美的兩段應該是,在卓王孫的家宴上,珠簾動,美人藏,擋不住的琴音繚繞,掩不住春心蕩漾。在臨邛的大街上,卓文君放下富家小姐的身份當壚賣酒,司馬相如放下大才子的身價,跑堂做店小二。卓文君不惜將自己遠望如山的眉色,常若芙蓉的臉龐,柔滑如脂的皮膚,交與世俗。司馬相如也不惜將自己過人的文學才情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掩于市井。
但圍繞這兩件事,有些細節(jié)卻是很值得重新推敲的。比方說,卓王孫的家宴,顯然應該是王吉與卓王孫有目的的共同謀劃,那么目的是什么?目的應該就是促成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相識,否則很難講得通,在臨邛城高朋滿座的宴會上,會有那么多的人攛掇司馬相如彈奏《鳳求凰》。我們不妨把《鳳求凰》中的段落晾出來幾句:“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眹栏裾f,這樣的曲子和內容,在這樣的宴會上彈奏,并不是很合時宜。但司馬相如如此指向性明顯的彈奏,卻獲得了包括卓王孫在內的一片叫好聲。由此可以推測,卓王孫是支持卓文君嫁司馬相如的。讓他生氣的只不過是卓文君過于心急,自作主張,用一場本不該有的私奔來解決問題,讓他失了體面。
因此我以為,在當時的婚姻制度下,司馬相如假如真想納茂陵女子為妾,既不算背叛,也無須跟卓文君繞彎彎。甚至,作為創(chuàng)造出子虛和烏有兩個著名虛構人物的他來說,他的《子虛賦》和《上林賦》,也不單單是用來討好梁王和漢武帝的,也是用來告訴包括卓文君在內的世人,一切有關他感情另有所屬的傳言,都屬子虛烏有。
就愛情而言,單方面的保衛(wèi)戰(zhàn)永遠打不贏,絕非一首詩或兩首詩歌,就能解決問題的。
而且,他們的愛情之所以能成為千古絕唱,得感謝歷史的不斷充實和加工,更得感謝后人的不斷修改和完善。
愛情肯定是他們兩人一起創(chuàng)造的,但經典,卻是歷代人共同成就的。
和古人一起看桃花
眼下,桃花正開。
這些桃花們去年開過,前年開過,前年之前也都曾開過。要說,還得算《詩經》有眼光,很早就以《桃夭》為題將其收容,栽進歷史,使得這種原本普通的木本植物從此不再普通。由于它的根一頭扎進了《詩經·國風》之中,所以注定桃樹會與眾不同,會常盛不衰,直至它的花朵開遍唐宋的山山嶺嶺,明清的河邊溪畔。
桃花不是因為別人要看它才開的,是它自己想開,不開會很不舒服。但看桃花那模樣,柔怯,羞讓,細嫩,粉紅,有些人便會無端地猜測并認為,它不可能沒有故事。
自古以來,喜歡看桃花的人很多,所以看桃花還是跟古人一起看,更能看得出景致。跟古人怎么一起看?古人并非一開始就是古人,一如我們也終將會作古一樣。我們沒見到過那時候的桃樹,同樣他們也沒看到過現(xiàn)在的桃花。林黛玉小小年紀或許就悟出了這個道理,也許正是因為有與寶玉桃花背景下的西廂共讀,才更加深了她花落時節(jié)的感時傷逝。不管是否花謝花飛花滿天,照樣風刀霜劍嚴相逼,一朝春盡紅顏老,未卜葬儂知是誰。黛玉所葬應是鳳仙石榴花,但我們往往認定,她葬的一定是桃花。桃花隨流水,灑淚滴香容。仿佛只有葬桃花,才更能與我們共情,更讓我們心痛。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有蕡其實,其葉蓁蓁?!对娊洝贩路鹨簧蟻砭徒o桃花定了調子,與女人有關,與美好的情感有關。崔護對這個觀點不作掙扎便從了,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紅”,直接將桃花與美人畫上了等號。
想必沈園里,不止有柳樹,也一定會有很多桃樹。沈園是一座園林,不是一本詩刊,但陸游堅持要把他的詩,發(fā)表在園子的墻壁上。十年里,一段受傷的愛情,蓋過了園內所有的風景。五十年里,所有的思念,都長過了園內所有綠植的枝蔓。其后一千年里,一個仍然錯錯錯莫莫莫,一個仍然難難難瞞瞞瞞。世間不只有兩個人,但很多人都掉進了他們兩個人的世界。沈園不是歷史,沈園是人間。在唐婉的眼里,沈園或許已經是陸游,在陸游心中,沈園一定就是唐婉。
其實,桃花之美,唯有青山畫不如。比如李白,他就很愛桃花,但以他的詩性,他從不拿桃花跟女人比。有一年,他突然收到一封來自安徽涇州的信,信是一個素不相識叫汪倫的人寄來的,只因信中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之說,他便夜不能寐。去到后才知,所謂的桃花不過是那里一個潭水的名字,所謂的萬家酒店,也僅僅是因為店主姓萬。但李白泛舟桃花潭,縱情山水,照樣喜不自禁,并與汪倫結下了深厚友情。等他想偷偷離開時,汪倫和村人們及時趕到岸邊,一邊打開十年陳釀,一邊踏步高聲歌唱。這場景,怎能不讓李白動容,他也無法不把它寫進詩里。
當年的涿州城應該也是有幾分繁華的,不然張飛賣肉的生意不會做得那么好。但他自恃力大,卻并不把肉儲存在家,而是放在市場就近的一眼井里,井口用千斤石蓋上。誰讓紅臉的關羽力道比他更生猛呢,二人必然掐將起來,好在有賣草鞋的劉備善于協(xié)調,以致半片桃園也派上了用場。沒有桃園三結義,或許也就沒有了三國。
公元405年,上任彭澤縣令的陶淵明,掐指一算,怎么這么快就過了81天!這天晚上,陶淵明一夜未睡,他想通了一個問題,或者說有一個問題他始終沒有想通,于是乎第二天便遞交了辭呈。嚴格說,他辭去的不只是彭澤縣令,還包括整個東晉。更嚴格說,他是把在此之前的各個朝代全部辭去了,只留下了自己和一片桃花,夫耕于前,妻鋤于后,悠然見南山。他其實應該學學孔尚任,看能不能用一把扇子,把南明王朝的腐朽氣息遮擋去,只讓涼月當階,花香撲鼻。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用桃花營造仙境,這是有先例的。天上的蟠桃園就是,每一個桃子都是壽桃,孫悟空偷吃后,被投進煉丹爐卻沒被燒死,也極好地印證了桃的威力。
很遺憾,我沒栽過一棵桃樹,劉禹錫也沒栽過。一江春水是冷是暖,蘇東坡知道。大林寺的桃花到底開在三月還是四月,這問題只能交由白居易與沈括去討論??傊?,桃樹栽得旺不旺,桃子長得甜不甜,桃花開得艷不艷,我們不去評論,我們只負責感慨。因為,做人和做花是一樣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嘉琪
責編:肖文翔
審核:許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