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国产97色在线 | 免,jizz成熟丰满韩国女人,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夜讀九江 | (論語)充滿詩意和哲理的天籟之音——讀遲子建《愛荷華日記》

4月18日 19時 長江周刊 閱讀 30562

充滿詩意和哲理的天籟之音

——讀遲子建《愛荷華日記》

■ 陳林森

1967年,美籍華裔作家聶華苓和她的丈夫保羅·安格爾創(chuàng)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旨在增進世界文學(xué)交往,按年度邀請各國作家造訪愛荷華大學(xué)。改革開放以后,先后有50多位大陸作家受邀參加該項目,其中包括丁玲、王蒙、張賢亮、馮驥才、阿城、蘇童、余華、莫言、王安憶、畢飛宇、劉恒、格非等。著名女作家遲子建也在受邀之列,她于2005年8月24日前往愛荷華,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旅行、寫作和文化交流活動?!懂?dāng)代》雜志2024年第5期刊登了遲子建的《愛荷華日記》(以下簡稱《日記》),節(jié)選了這三個月日記中的58篇,真實記錄了訪問期間對當(dāng)?shù)厝宋臍v史、自然風(fēng)光、文化藝術(shù)等的考察,也深情記述了她與聶華苓之間的私交。聶華苓于2024年10月21日在愛荷華的家中逝世,享年99歲。遲子建選擇此時發(fā)表多年前寫的這部《日記》,是紀念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與人類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的海外杰出華人作家聶華苓。

從文體上說,日記屬于記敘文性質(zhì)的應(yīng)用文,也屬于廣義的散文。一些作家的日記已成為經(jīng)典。本世紀初,遲子建曾應(yīng)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邀約,出版過“名人日記”(叢書之一)?!稅酆扇A日記》不是一部刻意的文字(在公開發(fā)表前可能做了適當(dāng)?shù)膭h改),它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日?;顒雍托睦硭伎迹扔袣v史人文價值,又有深度的情感化解讀。在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作家進行文化交流中,表達了遲子建對于不同性別、種族、創(chuàng)作方向、題材的解讀,由此所產(chǎn)生的文藝思想的碰撞、文化現(xiàn)象的詮釋以及對各種藝術(shù)作品的評論。作者的文字流溢出來的文學(xué)才情也值得作家們關(guān)注和欣賞,這部《日記》甚至對如何寫好日記體散文也不失為一部有借鑒意義的文本。

最短的一篇日記是9月22日的,只有63字,類似于魯迅日記,只記錄日常起居和活動要點,不延伸,不鋪張,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就是這樣一篇簡短的日記,也有對天氣的感嘆。一個“冷”字,一個“涼”字,記錄了愛荷華地區(qū)的氣候特點(大陸性氣候,秋季降溫快)。文筆干凈。

最長的一篇是11月14日在芝加哥的日記,有1200多字,詳細記錄了商品的價格,早餐的種類,天氣狀況,在藝術(shù)館參觀的詳情,但也只記錄了上午的情況,下午僅用“聽歌劇”一筆帶過。對雨霧朦朧的天氣專門寫了一段:“飯后步行去藝術(shù)館,細雨蒙蒙,霧氣很大。很多摩天大樓隱遁在霧中,只能看到二三十層以下。想必很多工作在高層的人,今天會有在天堂的感覺。密西根湖蒸騰著水汽,一派迷蒙?!边@是城市中的雨霧,仰觀摩天大樓,俯瞰密西根湖,“想必”一句,實中有虛,就有了散文的意趣。在藝術(shù)館參觀是日記的主體,描寫了館內(nèi)展示的畫作和雕塑,插有精當(dāng)?shù)脑u議,如對凡·高的兩幅畫,只用“戳中人心,很棒”6字來點評,有原生態(tài)語言的鮮活。在結(jié)尾處,對聶華苓的朋友、聲名并不顯赫的韓國女藝術(shù)家朱金喜體現(xiàn)東方藝術(shù)特點的作品也不吝贊美。

《日記》中的環(huán)境描寫細膩可感,如愛荷華河畔的空氣、燈火,金色月光下的橡樹與野花等,讓人仿佛身臨其境。10月2日的日記中,有對夜燈的描寫:“天已昏暗了,河也黯淡了。晚霞落了,路燈和橋上的燈亮了。球形的路燈沒有審美可言,而橋上的六角銅燈,卻是那么雅致樸拙,像愛到深處的情人的眼。”60多個字,既有傍晚的背景,又有路燈與橋燈的對比,這同“華燈初上”“柔和溫暖”的一般化描寫比較優(yōu)劣頓現(xiàn)。對景物的描寫,人們通常只是一味贊美,作者卻與眾不同地加以批評(如路燈);對造型獨特的橋燈,作者以虛喻實,用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內(nèi)涵和雋永的詩意。9月14日寫深夜賞月:“飯后,我們坐在屋外草坡的橡樹下賞月。橡樹的枝條攪動月亮的芳心,光影如蜜?!笔畮讉€字的描寫,就使用了多種修辭,在擬人中融入移情,在比喻里兼用通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與聶華苓“同過中秋”后所感受到的溫馨和友愛,充滿意蘊深長的詩意。

遲子建在《日記》中,生動地描繪了與聶華苓的深厚友情和她對生活的熱愛,令人羨慕和感動。在一個充滿書香的家庭中,聶華苓不僅是文人雅士,更是生活中的樂師。她和她的朋友們,在溫馨的夜晚一起包餃子,喝酒談天,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歡樂。遲子建提到聶華苓珍視與家人、朋友的緣分。聶華苓曾告知遲子建,她希望在去世的那一天,穿上自己最喜歡的銀粉色中式緞子衣裳,她的簡單愿望讓人心疼又無比感動。

10月15日的日記中有一則補記:“在這次聚會上,我們聊起蘇童,華苓老師非常喜歡蘇童,夸他帥氣,人文俱佳。她那天忽然指著我,幽默地說:‘我跟蘇童嘛,是“老少戀”,跟你嘛,是“同性戀”?!蠹曳怕暣笮Γ两耠y忘。”聶華苓敢愛敢恨,性格爽朗,對中國作家十分友好,聶遲的忘年情誼之投緣、炙熱,令人動容。

遲子建的《日記》充滿靈性,她不是停留在對生活的記錄和描寫上,而是表達了對生活深層次的思考和洞察,將平凡的小事寫得富有情趣。8月25日寫道:“我們在一起談天說地,不時哈哈大笑。她說正月出生的女人笑聲都響亮?!甭櫲A苓說遲子建笑得歡快(或者說是放縱),但不直接說,而是用遲子建的生辰包裝成“類型化”從而變得委婉。遲子建出生于1964年2月27日(農(nóng)歷正月十五,乳名叫迎燈)。聶華苓即興說出的俏皮話,也許有民俗的根據(jù),也許是信口言之,但此時說出來是為了增添歡快的氣氛,也暗示了這兩位芳齡相隔一代、國籍也不同的女作家之間知根知底的親密關(guān)系?!度沼洝分袑懥瞬簧偕钚∈?,比如走了兩天的路,腳打了一個泡;看一幅畫鼻子的油畫,“看得我有點窒息,好像鼻子堵了”;為社交場合英語不是很流暢而自嘲;第一次看見自動洗車的服務(wù)就好奇地觀察……無不生動有趣。10月的一篇日記寫作者在電視里看到教堂為嬰兒所做的施洗儀式,在作了生動的場面描寫以后,作者插入議論:“一個經(jīng)過施洗的人,迎接自然的風(fēng)雨也許更有力量吧。但無論如何,死亡都會在人生的終點,擁抱每個人?!睆娜莸乇磉_了生命的哲理。然后引用了一首未介紹出處的詩——或許是作者即興創(chuàng)作的:“一個人出生了/四肢能自如地動了/就想走遍世界/而你一生磨破了千萬雙鞋/踏遍了萬水千山/最后帶走的不過是一雙鞋/和來處的風(fēng)景”。

遲子建的文筆猶如細水長流,細膩而深情,每一字每一句都恍若天籟,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詩意和哲理的世界。


版權(quán)聲明

本原創(chuàng)內(nèi)容版權(quán)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吳晨

責(zé)編:肖文翔

審核:熊煥唐

評論

下載掌中九江

掃描二維碼下載,或者點擊這里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