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潯城
王家華/文??龍黎明/攝
一
有那么一座城市,讓曾經生活過的我一直魂牽夢繞,念念不忘,這座城市便是九江。我愛九江,就像深愛自己心中溫婉的戀人一般,不僅喜歡她的芳名別名、喜歡她的美貌風姿和迷人風采,更喜歡她別具一格的獨特韻味。
九江,簡稱“潯”,古指柴桑、江州、潯陽,顧名思義,“九”乃陽數(shù)之極,“江”則代表了她與水的不解之緣。這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浩浩長江繞城而過,巍巍匡廬屹立身邊。九江地處長江、鄱陽湖、京九鐵路三大經濟開發(fā)帶的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qū)域中心港口城市,也是中國5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的重要城市之一。這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九江得天獨厚的發(fā)展條件,使其自古以來就是商業(yè)繁榮、交通便利的重要樞紐。
九江,這座素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美譽的古老城市,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華夏大地的中部。她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古今中外的無數(shù)游客,讓每一個走近她的人都不禁為之傾心。
二
回溯悠悠的歷史長河,九江古城在歲月書寫的篇章中熠熠生輝。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的痕跡。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為吳之西境,楚之東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設九江為三十六郡之一。自此,九江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開始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九江見證了無數(shù)的興衰榮辱,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本土文化。這里曾是陶淵明的故鄉(xiāng),說起九江,怎能不提起陶淵明?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他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著名詩句,仿佛讓我們穿越時空,看到了他在田園間閑適自在的身影。他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對自然的贊美與敬畏,純真執(zhí)著,寧靜淡泊,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派的先河,為中國古代文學增添了一抹清新淡雅的色彩。他的作品如《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等,無不表達了他對自由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也讓九江這座城市染上了濃郁的詩意與隱逸之氣。
九江也是黃庭堅的故里,北宋的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他是北宋著名的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他的詩詞風格獨特,書法造詣極高,其作品在文學藝術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他的才情與智慧,如同潯陽江畔的波光,閃耀著獨特的光芒,為九江的文化藝術增添了厚重的一筆。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卑拙右椎拈L篇詩章《琵琶行》讓潯陽江聲名遠揚。潯陽江,猶如一條飄動的絲帶,蜿蜒穿過潯陽古城,流淌著千年的詩意。江畔的琵琶亭,便是為了紀念白居易與琵琶女相遇相識的感人故事而建。亭中,仿佛還能聽到那如泣如訴的琵琶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鼻俾曂褶D而悠揚,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悲歡離合,伴隨著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與無奈,不知扣動了多少世人的心弦?站在亭邊,眺望江水,只見江面上波光粼粼,煙霧繚繞,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xiàn),恰似一幅美輪美奐的水墨畫卷。
三
九江潯城,坐落在江南的一隅,地理位置獨特。她背靠廬山,身倚長江,面臨鄱陽湖,山水相依,美如仙境。大美廬山,這座被譽為“匡廬奇秀甲天下”的名山,以其雄偉、奇特、險峻、秀麗而聞名于世。那雄偉壯麗的山峰,云霧繚繞,如夢如幻。每當日出日落,霞光映照在山間,給它披上一層金色的紗衣,美得讓人窒息。它不僅有壯觀的瀑布、奇特的山峰、變幻莫測的云海,還有眾多的歷史遺跡和文化景觀。廬山的美,吸引了無數(shù)的游客前來觀賞,也激發(fā)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創(chuàng)作靈感。其中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焙吞K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等經典詩句,便是對廬山神秘魅力的生動寫照。
廬山腳下的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那廣袤無垠的湖面,波光粼粼,水天相接。它水域遼闊,煙波浩渺,湖中有大量的珍稀鳥類和水生動物。每到秋冬季節(jié),成千上萬只候鳥便從北方飛來,在這里棲息越冬,形成了一道獨特而壯美的自然景觀。鄱陽湖的美,不僅在于它的自然風光,還在于它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它是長江流域的重要調蓄湖泊,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調節(jié)氣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潯城九江,這座承載著千年歷史與文化的江南古城,不僅有秀美的山水,更有眾多杰出的歷史名人,他們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潯城的歷史長空。
東晉時期的名將陶侃,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人,后徙居廬江潯陽。他出身貧寒,卻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逐步晉升,歷任諸多要職。他為官一方,造福百姓,展現(xiàn)出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勤勉的從政態(tài)度,其事跡激勵著后世無數(shù)人奮發(fā)向上,是九江歷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
南宋的江萬里,名臨,字子遠,號古心,萬里是其出仕后的用名。他是南康郡都昌人,著名愛國丞相,民族英雄,也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壇領袖。他創(chuàng)辦的白鷺洲書院,培養(yǎng)了無數(shù)優(yōu)秀人才,對文化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他的愛國情懷和高尚品德,如廬山的巍峨山峰,矗立在歲月的長河中,成為九江人民的驕傲。
中國現(xiàn)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于一身的陳寅恪,字鶴壽,九江市修水縣人。他出身名門,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陳寅恪先后任職任教于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大等,他的學術成就和治學精神,在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他的著作和思想,對中國現(xiàn)代學術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他是九江走出來的一顆耀眼的學術明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漢族,九江市德安縣人。他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為解決全球糧食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科研態(tài)度和奉獻精神,如同鄱陽湖的廣闊胸懷,澤被蒼生,讓九江這座城市在世界舞臺上大放光彩。
這些領軍人物,他們或在政治、或在文化、或在科技等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們的傳奇故事和為人品格,是九江寶貴的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潯城兒女,為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和繁榮而不懈努力。在煙雨潯城的畫卷中,他們的名字如同閃耀的星光,永遠銘刻在這座城市的記憶里,讓潯城的歷史更加輝煌、文化更加燦爛。
四
九江自古以來就是一座文化名城,這里有著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景觀。白鹿洞書院,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它坐落在廬山五老峰南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書院環(huán)境清幽,建筑古樸典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在這里,曾經走出了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他們在這里潛心研讀,傳承和發(fā)揚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潯陽城內景點眾多,各具特色,南門湖和甘棠湖湖水清澈,左右對稱,好像兩顆靚麗的珍珠鑲嵌在江南潯城的大地上,又仿佛九江女子面容清秀的五官中那對明亮而靈動的雙眸,秋波暗涌,楚楚動人,充滿了靈氣和活力。兩湖公園風景秀美,空氣清新,是市民們娛樂休閑的好去處。八里湖新區(qū)則如鳳凰展翅騰空崛起,體現(xiàn)了新時期九江邁入了高速發(fā)展的快車道。煙雨中的潯陽樓,那座矗立在江邊的古樓,承載著多少歷史的記憶。遙想當年,宋江在這里題下反詩,從此踏上梁山,走上了“替天行道”之路。如今,登上潯陽樓,俯瞰著滾滾長江向東而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壯志。霧紗彌漫的煙水亭,相傳是三國時期周瑜的點將臺。亭內景色秀麗,湖水環(huán)繞,綠樹成蔭。站在亭中,恍惚可以看到當年吳國都督周瑜在此指揮千軍萬馬的颯爽英姿。如今,煙水亭已成為九江的一處重要景點,吸引著各地眾多游人前來參觀游覽。
九江還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tǒng)的城市。在近代史上,九江人民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八一南昌起義的第一槍,就是在九江策劃和打響的。九江的革命歷史,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厚重的紅色文化積淀。
五
九江,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山美、水美、人更美。她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優(yōu)美怡人,經濟發(fā)展蒸蒸日上。她是文人墨客心中向往的勝地,更是每一個九江人深深熱愛的家園。在這片熱土上,我們感悟到了歲月的沉淀和生命的力量,也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和美好。我愛九江,愛她的過去,愛她的現(xiàn)在,更愛她的未來。愿這座城市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煙雨潯城,如夢如幻,如詩如畫。她是我心中永遠的眷戀,也是我靈魂深處的歸宿。秋日的夜晚,我獨自漫步在江邊,細雨如絲,輕輕地灑落在臉上,帶來一絲涼意。江面上,霧氣彌漫,遠處的燈光若隱若現(xiàn),眼前呈現(xiàn)出的是一幅水墨淡雅的國畫一樣的美景。此時的潯城,在煙雨的籠罩下,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江南潯城,美麗的故鄉(xiāng)。在我看來,她是一部厚重的史書,記載著歲月的滄桑與變遷。從古老的潯陽郡到如今的現(xiàn)代化都市,她歷經了千年的風雨洗禮,卻依然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無論我走到哪里,她都是我最溫暖的港灣。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肖文翔
審核: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