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 徑
■ 李偉明
阿洪從家里到單位需要經過幾條大路。其中兩條大道之間,有一條小路,知道的人少。小路彎彎曲曲,大多數路段只能單向行駛。那時有車的人還不太多,阿洪每天習慣開車從這里穿過,與以同樣的速度走大路相比,差不多可以節(jié)約10分鐘。
這條小路成了上班的捷徑。阿洪很為自己有一條捷徑而高興。因為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推遲10分鐘出門。對于習慣了晚睡晚起的人來說,10分鐘的睡眠不是小事,它或許可以還你一個精神煥發(fā)的狀態(tài)。
這種生活延續(xù)了好幾年,阿洪也愜意了好幾年。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阿洪發(fā)現從這條小路經過的車多起來了。以前,走十次難得一次遇到對面有車過來??涩F在,時不時遇到對面來車。因為路面窄,每逢這種情況,只好根據雙方所處的環(huán)境,由某一方找地方退讓。如此一來,不管是哪一方退讓,都要耽誤幾分鐘時間。
再后來,小路上的車越來越多,找地方讓車已成了家常便飯。有的時候,連續(xù)遇上需要讓車的情形,進進退退地,三番五次折騰起來,讓車的時間便超過10分鐘,人的心情也因此大受影響。
最近的一次更是糟糕。那天,相向而行的車輛太多了,在小路的兩端擠成一團。最初的時候,每個方向也就各一輛車。對面那輛車后面不遠處剛好有一個空檔,如果駕駛員愿意退后幾步,便可以保證道路暢通。但那輛車偏偏不肯后退,還指望著別人讓他。這邊的車主根本就沒想過要自己倒車,一直在那里耐心等著對方的謙讓。待得幾分鐘之后,對面那輛車的后面又跟上了幾輛車,即使排在最前面的那個人想退,也退不成了。而阿洪這邊,車輛也越跟越長。于是,大家互不相讓,不斷地摁喇叭,希望對方能夠退幾步,讓自己通過。可不管怎么摁喇叭,雙方的車都沒有退讓的意思。因為誰都知道,讓了一輛,就得讓一路,對面的車那么多,而且源源不斷,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后果不堪設想。更何況,大家即使想退,也無處可退,因為自己的后面已經跟了一條長龍。結果,在狹窄的小路堵了半天,大家都罵罵咧咧,但兩邊的車都動彈不得,誰也走不了。最后,有人無奈報警。在警察的指揮下,費了好長一段時間,車輛才慢慢地擠出了小路。
阿洪為此第一次曠工半天。心情沮喪之余,阿洪突然發(fā)覺,這條路雖然距離短,但沒人管理,秩序混亂。以前車少時確實方便快捷,幾分鐘便可通過。但現在經過的車輛一多,根本就不能保證通行時間了。即使最終能穿過它,所費的時間也不少于從大道繞行。也就是說,自從走的人多了,在這種無序狀態(tài)下,它早已不再是捷徑。自己因為先入為主,一直把它當捷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依賴性,不想改變現狀,這才沒有及時發(fā)現問題。若是不吸取教訓,繼續(xù)沿用老思路,按這個路徑模式走下去,難保下次還會耽誤時間。
這次艱難的通行,總算讓阿洪明白,要確保上班不遲到的話,還是走大道才保險。按當前的車流量,小路雖然看起來路程更短,但由于不確定因素太多,在時間上未必更快。大道雖然路程遠些,但道路寬敞,秩序井然,紅燈停綠燈行,規(guī)則對大家都公正,機會對大家都均等。
其實,世間的所謂捷徑,都是少數人心目中的捷徑。因為走的人少,它的便利才體現出來。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這條路時,捷徑的“優(yōu)勢”便可能成為劣勢,反而讓喜歡走捷徑的人吃虧,欲速則不達。“偷懶”的辦法要看用在什么場合,總是幻想走捷徑,說不定哪天就事與愿違、前功盡棄,甚至在關鍵時刻讓你付出沉重的代價。為什么更多的人需要行大道?因為唯有大道才能承受蕓蕓眾生,才能消解諸多問題。人生苦短,寶貴的時間哪經得起隨意折騰?如果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不容疏忽的事情,最佳選擇,還是老老實實遵循客觀規(guī)律,踏踏實實按光明正大的可靠路徑往前走,才不會導致遺憾。
周刊郵箱:jjrbcjzk@163.com
主編熱線:13507060696
本原創(chuàng)內容版權歸掌中九江(www.16691.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謝絕轉載。
編輯:王文婧
責編:肖文翔
審核:吳雪倩